听说今年的稻种品质优、产量高,江苏马桥镇横港村11组的大部分村民都选种了该稻种。但到了水稻生长关键时节,村民却发现水稻田里竟生长出“杂稻”,这让他们万分着急。
村民吴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村组统一在种子公司购买的稻种,机插秧播种后,一开始长势很好。最近一段时间,村民发现部分稻株泛黄,而且又高又大,大家以为是“杂稻”,赶紧到田里拔,可是拔除“杂稻”费工费力,有的农户索性任其生长。水稻到底是怎么了,村民不明白,他们怀疑种子质量有问题。“以前田里从未出现过这么多杂稻,今年首次出问题了。”村民很担心今年的收成会大打折扣。
马桥镇农推中心技术人员接到村民反映后,来到现场查看,初步判断为“恶苗病”,而不是种子质量问题。但村民将信将疑,致电“作风与民生”栏目寻求帮助。
栏目组随后请来市农委作栽站工作人员,一起到田头现场“会诊”。记者看到,多户村民的水稻田里有稻苗枯黄,分蘖也不好,而且长得特别高。作栽站负责人展旭东拔出一根“杂稻”,并仔细查看了根茎部,断定该片水稻发生“恶苗病”。
展旭东介绍,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恶苗病最典型的特征是稻株基部节间发生倒根。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由于在播种育秧的时候没有用药剂浸种或者药剂浸种方法不当。“恶苗病”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病害将一直延续到水稻成熟,但它不会传染到其它水稻上。“今年气温高,光照足,稻苗生长普遍较好,产量基本不会有影响。”展旭东建议,现在村民需按照植保情报要求,喷洒农药,严防水稻染上纹枯病和稻曲病,同时要注重田间水浆管理,保证田间“清水硬板”。
村民们听到专家的解释,心中的疑虑被打消。“谢谢,这么热的天,还让你们专程从城里赶到田里,这下我们放心了。”村民向市农委技术人员连声致谢。
(忆莲)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