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从平顶山市农业局获悉,眼下全市秋作物收获已基本结束,小麦播种正在紧张进行。预计今年平顶山市麦播面积346万亩,截至10月8日下午,已腾茬334.8万亩、整地258.6万亩、播种53.9万亩,分别占预计麦播面积的96.7%、74.7%、15.6%。
目前,平顶山市的小麦播种进入了关键时期,为确保适时种足种好小麦,平顶山市农业局有关专家提出了具体的生产意见。
一是切实提高腾茬整地水平。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农机农艺结合,通过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深松、玉米秸秆还田、机播匀播、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械镇压、保护性耕作等农机技术,切实提高整地质量。一定要做到“两个必须”,即“秸秆还田地块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地块必须耙实”,确保机耕应耕尽耕,深耕率在65%以上,玉米秸秆还田率稳定在75%左右,夯实麦播基础。
二是大力推广主导品种,真正做到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良种良法配套。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高产与优质相结合、抗病与广适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大力推广矮抗58、周麦22、周麦18、郑麦366等主导品种,使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75%。
三是搞好以小麦全蚀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加大播种期防控力度,确保土壤处理、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全覆盖,做好麦播期土壤病菌无害化处理工作,坚决遏制小麦全蚀病回弹势头。
四是科学掌握播期,严格控制播量。要科学确定每一区域、每个品种的适播期,努力扩大小麦适期播种面积,力争10月25日前全市麦播大头落地。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农机农艺相结合,重点是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严格控制小麦机播下种量。根据专家的意见,今年全市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和高产攻关田的播量要控制在每亩16~20斤,一般地块亩播量不要超过25斤。
在整地播种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小麦高产创建工作,对省部级小麦、油菜及市级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要按照省定实施方案和市政府文件要求,落实到位。要创新工作机制,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治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推进高产创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高标准农田建到哪里,高产创建就跟进到哪里,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平顶山日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