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玉竹1号
审定编号:浙(非)审药2009002
选育单位:磐安县农业局,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磐安县诸源中药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磐安地方品种
特征特性:根状茎横生,主茎1支,直径1.0厘米左右,侧茎1~2支,黄白色。叶片半革质,长圆形,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全缘。花期4月~5月,每叶腋通常具花2朵,稀3朵或1朵,花被筒状,白色,雄蕊6枚,花药狭长圆形,黄色,子房上位。果期5月~9月,一般每株结1粒果,少数1粒以上,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种子卵形,灰黄色。药材多糖含量12.4%,高于《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
栽培注意要点:适宜土层深厚的壤土,宜于9月~10月下种,亩用种栽100公斤。忌连作,禁施碱性肥料。
审定意见:该品种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
2、浙葛1号
审定编号:浙(非)审药2009001
选育单位: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品种来源:淳安地方种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主茎蔓粗壮,表面密被黄色粗毛。三出羽状复叶,互生,具长柄;基部着生两片长圆形或盾形托叶;叶色深绿、表面较粗糙、被淡黄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呈紫色;花冠蝶形,花瓣6片。雄蕊多个,雌蕊一个。荚果蝶形,扁平,表面黄褐色,且密被黄色~黄褐色长硬毛。种子扁平、椭圆形,红褐色~褐色。花期8~9月,果期9~l0月。主根不明显,根系发达,横切面呈黄色~黄褐色。3年生块根葛根素含量为4.05%,比对照(3.24%)高25.0%。
栽培注意要点:选择向阳坡地种植。采用压条扩繁。行株距1.5m×1m。适时搭架。一般在定植后第3年采收。
审定意见:该品种性状稳定,适应性强,丰产、优质,适宜在本省低海拔丘陵、山区等地种植。
3、浙石蒜1号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4
品种来源:兰溪石蒜地方种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生长盛期叶片长32厘米,宽0.56厘米,叶片数11片左右;花茎高40~50厘米,花鲜红色;地下鳞茎呈卵圆形,鳞茎横径3.44厘米,高度4.3厘米,鳞茎鲜重33克;须根型,根系发达。8月上中旬先于叶开花,花期25天,9月中旬出叶,10~11月为叶片快速生长期,次年5月中旬叶片基本枯萎,全生育期270天,比对照长5天。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主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含量达0.021%。
栽培注意要点:选择20克左右的鳞茎作种,株行距15×15厘米,每穴1个鳞茎,下种时间6月中旬至7月初为宜;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生长季节特别是花期要有遮阴措施,适宜林地间套作。
认定意见:该品种适应性强,性状稳定,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全省丘陵、山区等地种植。
4、温郁金1号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1
品种来源:瑞安地方品种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迅速、整齐,生长盛期株高185~210厘米,叶长85~100厘米,叶宽21~25厘米,主根茎5~6个,叶片8~9片;与农家品种相比,叶丛期长20天左右,枯叶期迟20天左右,块根形成晚20天左右。地下根茎个大,平均个重130克(鲜重);侧根茎平均个重60克(鲜重);块根郁金肥满,单株数量多,每株30~40个,平均个重20克(鲜重)。耐肥力强,抗病性较好。莪术挥发油平均含量在3.0%毫升 / 克(《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为1.5%毫升 / 克),指标成分(吉马酮)含量稳定。
栽培注意要点:选择粗短的二头或三头作种茎,清明前后栽种,行距110~12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穴栽种种茎1个,栽后覆土3~6厘米;施足底肥,多次追肥,及时中耕培土;防旱防涝;忌连作。
认定意见:该品种适应性强,性状整齐、稳定,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我省温郁金产区种植。
5、仙斛1号(原名:Sxg-2)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3
品种来源:武义县野生铁皮石斛人工驯化
特征特性:茎丛生、圆柱型、质地结实,高20~30厘米,最高可达60厘米,粗5~10毫米,干后青黄色;叶纸质,矩圆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1~2厘米,顶端微钩转,边缘和中脉淡紫色;叶鞘不完全包被,具紫斑,鞘口张开,常与节留下1个环状间隙,形成明显黑节;总状花序生于茎的上部,长2~4厘米,常3~5朵,唇瓣不裂或不明显三裂,唇盘具紫红色斑点。成活率99%以上,比对照云南软脚、广西硬脚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经ISSR分子标记分析,该品种与‘天斛1号’和其它的铁皮石斛品系有着明显的遗传差异。经测定,多糖含量为47.1%,比对照云南软脚、广西硬脚分别提高117.1%和187.2%,商品性好;抗冻性较强。
栽培注意要点:配制有机质丰富的培养基质,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移栽,当棚内温度大于35℃的条件下采取降温措施,以移栽后36个月采收为宜。
认定意见:该品种产量和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云南软脚和广西硬脚,商品性好,适宜在我省金华地区设施种植。
6、森山1号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7
品种来源:云南采集铁皮石斛驯化
特征特性:茎直立,圆柱形,茎长14.0~36.6厘米,茎粗3.58~6.00毫米,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8~5.3厘米,宽1.7~2.2厘米,叶片正面颜色深绿色,叶背面灰绿色并有紫色小斑点,叶鞘常具紫斑。该品种对光照强度适应性较宽,在相当一段光强度内表现为高净光合速率,具有高产的潜能。经测定,多糖含量为24.45%。经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ISSR分子标记分析,森山1号与仙斛1号和天斛1号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差异。
栽培注意要点:采用树皮、木屑等混合基质进行栽培。以有机肥根施为主,辅以叶面肥。以30个月采收为宜。
认定意见:该品种植株性状优,产量和多糖含量较高,适应性强,适宜在浙中地区种植。
7、浙玄1号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2
品种来源:磐安地方品种
特征特性:平均株高121厘米,茎直立、绿色,四棱形有深槽,茎粗1.5~2.5 厘米。叶对生,上部叶有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22厘米,宽11~16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聚伞花序,较疏散,花冠暗紫色,长8~9 毫米,相邻边缘相互重叠,下唇裂片多,中裂片稍短。雄蕊稍短于下唇,花丝肥厚,退化雄蕊1枚。蒴果卵形,长6~8 毫米,先端短尖。块根呈类圆柱形或类纺锤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 厘米,直径1~3 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下部钝尖。花期7~8月,果期8~9月。哈巴俄苷含量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规定。抗病性较强。
栽培注意要点:适宜沙质壤土,宜于12月下种,亩用种量40~45公斤。增施肥料,及时打顶。
认定意见:该品种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我省玄参主产区种植。
8、浙贝1号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7001
特征特性:属狭叶型种。全生育期220~230天。株高50~70厘米,主茎粗0.6~0.7厘米、直立、圆柱形,二杆较多。鳞茎表皮黄白色,呈扁球形,直径3~6 厘米,鳞片肥厚,多为2片,少数3片;叶片深绿,披针形,全缘,下部叶多对生或互生,中部叶多轮生,每株花5~7朵,总状排列,倒钟状,淡黄色或黄绿色,花被6片,有棕色方格状斑纹;雄蕊6枚,子房3室,雌蕊柱头三裂。蒴果棕黄色,卵圆形,具6 枚宽翅,成熟时背裂,种子扁平,近圆形。折干率28~30%。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为0.107%,高于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田间表现对灰霉病、黑斑病、腐烂病等抗性较强,优于东贝。繁殖系数1:2左右。
栽培要点: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下种;2号贝母(规格)下种400公斤,3号贝母(规格)下种250公斤;重施基肥和腊肥,适施苗肥,补施蕾肥,摘花打顶,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该品种植株性状优,丰产性好,品质佳,平均亩产251公斤,适应性广,适宜在全省浙贝母产区种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