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藤1号
作物名称:雷公滕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5
品种特征特性:一年生小枝红褐色,分枝多。叶椭圆形,叶面不平,长8~10厘米,宽3~5厘米。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及腋生,长5~7厘米;花淡绿色,杯盘状,直径4~5毫米;雄蕊着生于花盘裂片之间。翅果不裂,淡绿色,长圆形,长约1.5厘米,具3翅,种子1粒,细柱状,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根系发达,须根多,3年生根直径可达1厘米。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测定,雷公藤甲素含量达107.6微克/克,显著高于对照的78.1微克/克。该品种与对照相比具有性状整齐、稳定,药用部位产量高,雷公藤甲素含量高等优点。
栽培要点:选微酸性沙质土,于11月至翌年3月选阴天定植为宜。畦上种植一行,株距80厘米,亩用苗量800~1000株。采取综合防治等方法加强对双斑锦天牛的防治。一般在定植后第3年采收。该品种适应性强,性状稳定,产量高,品质优,3年生干根平均亩产395.5公斤,适宜在全省低海拔丘陵、山区等地种植。
2、浙芍1号
作物名称:芍药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7003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70cm,茎杆绿色,茎杆上部分枝;分枝以下的叶片为2回3出复叶,分枝以上叶片多为单生,宽披针形,叶缘细齿状,叶色淡绿;托叶5、宽披针形,萼片5、绿色;主茎花先开,花红色,花瓣3层,10-14片;雄蕊金黄色,球状密生,子房3瓣角形、淡绿色;成熟时果实裂开,种子黑褐色,结籽率低。芦头下苗根数中等,且粗壮,次生根少,种根粗,尾部分支根粗,根皮棕黄色,芍药苷含量2.87%。地上部分年生长期150天左右,3月上旬出苗,4月下旬盛花,花期10天左右。耐肥力强,对锈病、灰霉病抗性强,对红斑病抗性中等。
栽培要点:栽种适期9-11月;每年施肥一般分三次,3月、5月和亮根修剪时各施一次;应亮根修剪;及时中耕除草,清沟排水;重视地下害虫和病害防治。该品种植株性状优,产量高,品质好,三年生浙芍1号亩产265公斤,适应性广,适宜我省杭白芍产区种植。
3、浙胡1号
作物名称:元胡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7002
品种特征特性:越年生草本植物,属大叶型品种。株高20-30厘米,地下茎4-10条、细软。叶片淡绿色,2回三出全裂,末回裂片披针形、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长3-8厘米,花5-10朵,花紫红色,开花期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地很少开花,几乎不结实。生育期172-177天。商品块茎扁球形,直径0.5-2.5厘米,黄棕色或灰黄色,百粒重44-66克,一级品率19.1%,延胡索乙素含量0.116 %,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标准。耐肥中等,适应性广,田间表现较抗菌核病,易感霜霉病。
栽培要点:适宜沙质壤土,宜于立冬前播种,亩用种量40-45公斤,注意防治霜霉病。该品种丰产性好,平均亩产干品121.7公斤,适应性广,适宜全省元胡主产区种植。
4、浙贝1号
作物名称:浙贝母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7001
品种特征特性:属狭叶型种。全生育期220~230天。株高50~70厘米,主茎粗0.6~0.7厘米、直立、圆柱形,二杆较多。鳞茎表皮黄白色,呈扁球形,直径3~6 厘米,鳞片肥厚,多为2片,少数3片;叶片深绿,披针形,全缘,下部叶多对生或互生,中部叶多轮生,每株花5~7朵,总状排列,倒钟状,淡黄色或黄绿色,花被6片,有棕色方格状斑纹;雄蕊6枚,子房3室,雌蕊柱头三裂。蒴果棕黄色,卵圆形,具6 枚宽翅,成熟时背裂,种子扁平,近圆形。折干率28~30%。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为0.107%,高于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田间表现对灰霉病、黑斑病、腐烂病等抗性较强,优于东贝。繁殖系数1:2左右。
栽培要点: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下种;2号贝母(规格)下种400公斤,3号贝母(规格)下种250公斤;重施基肥和腊肥,适施苗肥,补施蕾肥,摘花打顶,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该品种植株性状优,丰产性好,品质佳,平均亩产251公斤,适应性广,适宜在全省浙贝母产区种植。
5、浙玄1号
作物名称:玄参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2
品种特征特性:平均株高121厘米,茎直立、绿色,四棱形有深槽,茎粗1.5~2.5 厘米。叶对生,上部叶有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22厘米,宽11~16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聚伞花序,较疏散,花冠暗紫色,长8~9 毫米,相邻边缘相互重叠,下唇裂片多,中裂片稍短。雄蕊稍短于下唇,花丝肥厚,退化雄蕊1枚。蒴果卵形,长6~8 毫米,先端短尖。块根呈类圆柱形或类纺锤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长6~20 厘米,直径1~3 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下部钝尖。花期7~8月,果期8~9月。哈巴俄苷含量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规定。抗病性较强。
栽培要点:适宜沙质壤土,宜于12月下种,亩用种量40~45公斤。增施肥料,及时打顶。该品种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平均亩产干品273.12公斤,适宜在我省玄参主产区种植。
6、浙石蒜1号
作物名称:石蒜
认定编号:浙认药2008004
品种特征特性:生长盛期叶片长32厘米,宽0.56厘米,叶片数11片左右;花茎高40~50厘米,花鲜红色;地下鳞茎呈卵圆形,鳞茎横径3.44厘米,高度4.3厘米,鳞茎鲜重33克;须根型,根系发达。8月上中旬先于叶开花,花期25天,9月中旬出叶,10~11月为叶片快速生长期,次年5月中旬叶片基本枯萎,全生育期270天,比对照长5天。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主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含量达0.021%。
栽培要点:选择20克左右的鳞茎作种,株行距15×15厘米,每穴1个鳞茎,下种时间6月中旬至7月初为宜;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生长季节特别是花期要有遮阴措施,适宜林地间套作。该品种适应性强,性状稳定,产量高,品质优,平均亩产921.1公斤,适宜在全省丘陵、山区等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