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子
小麦有种:5种新品永不“患癌”(图)
时间:2013-02-28 09:27:02来源:作者:刘明

 
              黄辉跃和小麦研究所的同事一起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内江参与完成的一小麦新种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月的内江春暖花开,就像黄辉跃的心情。近日,由内江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辉跃参与完成的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2000年国家科技奖颁发以来,内江地区获得的唯一技术发明奖。

  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由全国15家单位60余名研究人员,历时30多年共同完成。内江市农科院为成果第二完成单位,而黄辉跃为成果第四完成人。

  据了解,1993年,开始于1987年的南京农业大学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开始向国内外100多家科研院所发放小麦种子,邀请各科研院所共同研发新品种。我们内江是小麦簇毛麦新种质培育新品种研究上,全国成效最好的单位。我们成功培育出5个双抗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通过四川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内麦新品种高抗至免疫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对控制四川乃至长江上游冬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黄辉跃说。

  黄辉跃介绍,条锈病、白粉病就相当于小麦的癌症,而内江小麦新品种的成功研发,意味着这5个品种的小麦将永远不会患癌,我们的几个品种已经连续多年被推荐为四川省及全国(西南区)小麦主导品种,在四川、贵州、重庆等地推广种植面积有3000多万亩。

  人物访谈

  黄辉跃:为推进项目  和自己较劲

  2003年之前的日子对黄辉跃来说并不好过。从1993年接收种子算起,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已经进行了10年,但成果并不明显。压力很大,也不知道跟谁说,只有自己跟自己较劲。我记得有一次去海螺沟旅游,爬到山顶就开始大吼,所有累积的压力都在那一刻宣泄出来了。黄辉跃说。

  为了让小麦进化得更快,每年在内江收割完毕后,研究所会在高原地区再种一季小麦,黄辉跃几乎每年都去。我们现在有两个地方可以选,一个是马尔康,一个是云南寻甸,但去这两个地方都要经过地震带,路况也不好,经常在路上就看到前面一辆车被滚下来的山石砸中了。他说自己并未购买意外保险,尽管知道路上可能存在的危险,却早已习惯向前。(王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