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资知识 -> 种子
通州国际种业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时间:2013-03-04 21:11:38来源:作者:李牧


  通州国际种业园建设全面引入物联网技术,打造全新种子世界。

  历时一年建设,目前,于家务乡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首见端倪,物联网中控中心已初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实现园区30000亩无线网络通讯全覆盖。

  物联网是一项国际先进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形象地比作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成效经过一系列试验田已经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大田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精力管理管理水平。不仅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还能促进适合于种植业生产的传感器、终端设备、网络传输、应用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的渗透。提高种植业生产过程的管控能力和生产作业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为提高园区核心展示示范区的整体科技水平,于家务乡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进园区设计安装物联网系统,主要包括园区整体监控系统、种苗信息采集系统和病虫害预警及防治指导系统等。

  近日,记者走进通州国际种业园一探园区物联网建设究竟,只见园区700亩核心展示区的36个日光温室大棚内,已全部安装了环境数据采集设备。36个日光温室、2栋连栋温室内,安装了可视化集成摄像头。至此,园区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模式。

  据园区技术人员介绍,国际种业园的700亩核心展示区温室大棚和连栋温室内,所安装的环境数据采集设备和可视化集成摄像头,可以采集并回传作物生理生态、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农田作物、环境参数,为大田生产提供高精度数据基础。并在日光温室内部署土壤、环境感知节点,形成自组织传感网,回传农田环境参数,为设施环境调控,灌溉指导等提供数据基础。

  我们通过实施物联网系统,真正把物联网前沿技术与育种工作各环节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使种业育繁推全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对象,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及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进而实现智能化识别、描述、分析、监控、管理和控制等。通州国际种业园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于家务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物联网系统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园区设施农业远程化数字管理,而且进一步提高园区网络信息技术,完善园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特别是对园区今后发展电子商务、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即将建设的种业信息交易平台,提供了坚实信息技术支撑。()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