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一般用根状茎作种,种植667平方米黄姜,按照目前种植方式与栽培技术,需黄姜种200~250千克。由于亩用姜种数量较大,加之不同产地的黄姜种,在产量、品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农户初次种植黄姜,在姜种选购、调运、贮藏时应特别注意,把好种子质量关。
购买姜种,最好到黄姜皂甙元含量高的产区,挑选1~2年生,生长健壮、粗细适中、无病虫害、产量高、且易开挖的沙壤地黄姜。姜种挖起后抖净泥土,挑选须根多、芽头壮、皮稍嫩、无损伤的黄姜,将当年新生部分掰成带2~3个健壮芽头(出芽点),长约5厘米,重约25克的小段做种。老化无根毛的“母子”,不带芽头的姜身,作为商品姜出售。
由于鲜黄姜质脆、易折断,堆积过厚易“上烧”,常导致黄姜播后不能出苗或出苗较差,因此在调运黄姜种时应注意:一是姜种不可堆积过高,一般以不超过50厘米为宜,发现姜堆温度过高,应及时扒开。二是短途运输,可用通气良好的编织袋包装,切不可用密封的塑料袋或未清洗的化肥袋包装;长途运输,必须用竹篓包装,以利透气,并防姜种堆码过高,造成“上烧”,或被挤压损伤。
黄姜种购回后,最好及时播种。若需短期储藏,应置通风、干燥、凉爽处,不可暴晒,不可堆码过高、过实,室内要留有通风道,防止潮湿霉烂或上烧。若秋季不播,在室内储藏越冬,应一层姜种一层湿润细沙(以手握成团,伸手即散为度)交替铺放,再盖干稻草保温,既要防姜种上烧或风干,又要防姜种冬季冻伤。
更多农资资讯,尽在中国农资网(www.zhongnong.com)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