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三大主粮价格分别面临着下行的趋势,但是与国际粮价相比还是要高出50%左右的比例值。这种情形也不是政府控制的,我们应该根据当前的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话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雾霾成为新常态,越来越恐怖!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就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环境恶化固然不全是农业引起,农业对此也功不可没。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水资源的大量耗费无不增加了环境的负担。高水肥高产品种的广泛使用,应将育种人推到恶化环境的十字架上,但没有育种人为此负责。
育种目标的调整:
以上两点其实都指向成本和效益,成本和效益理应成为育种目标调整的核心。高产不是永恒的育种目标,效益才是。高产作为永恒的育种目标,只在吃不饱肚子的时代才成立。育种目标应与时俱进,到了我们这个粮食价格严重倒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时代,必须解决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如果粮食价格长期倒挂,农民卖粮难、种粮赔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大面积搁荒将不可避免,粮食安全将变成粮食危机。
育种目标是一种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相关制度不应存在不当干扰。种粮人需要的是效益,育种人通过降低品种成本,通过减少品种的农药、化肥、水、人工的使用量或提高机械耕作的适合度满足之,这种关系相对简单。如果中间插一杠子,名其名曰若干理由,只能使问题复杂化。
更多农资资讯,尽在中国农资网(www.zhongnong.com)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