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创业
河南省新蔡县顿岗乡:风雨同舟村官路
时间:2009-11-02 11:40:0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赵慧

  父亲在村支书的任上现已干了20多年,如今大学本科毕业的女儿居然也考取了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本乡另一个村委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父女同为村官,这在当地引起了敬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与不解。然而,更让人敬仰的是同为村官的父女,为使乡亲们富起来所作的贡献……

  父亲马耀忠的创业三部曲

  新蔡县的顿岗乡因位于洪汝河交汇处而著名,而更著名的还是该乡所辖的沈岗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沈诸梁就曾在这里建立过别墅,著名的“天爷庙”使十里八乡的香客源源不断,“北有道口烧鸡,南有沈岗油馍”的民谚中的“沈岗”指的也是这里。1986年10月,马耀忠退伍返乡,先是担任村委文书,不到一年,又担任了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人们常说,当过兵的人对人、对事都实在,干什么都有一腔热情。20多年来,他以一个军人的执著与追求,把真爱洒在这块土地上,带领着乡亲们甩开膀子奔富路,在奋斗与成功中收获喜悦,以致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放弃了多次招工、求学的机会,“村官”一干就是20多个春秋。

  沈岗村现有1347口人,1971亩耕地,整个地势是西洼东岗一面坡,是一个“旱难浇,涝难排,自然灾害年年来”的村委,贫困像一团团烟雾,挥之不去,搅得马耀忠这个刚上任的当家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他左思右想,觉得一方面从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凝聚力入手,一面带领群众开展兴修水利攻坚战。经过几个年头的持续不断努力,沈岗村建成了提排站,开挖了引水渠,在岗上打了30多眼机井,90%以上的土地成了旱涝保收田。此后,他又根据“一优双高”要求,带领群众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从此,全村人实现了稳定性温饱。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马耀忠深谙这个道理。他对群众说,咱要富起来,光靠土里刨食是不行的,咱也要办企业。他发现,当地农民手头活泛了,往往都是翻建新房,于是他看准了商机,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代表会,商量决定利用西南荒岗建一座轮窑。轮窑建成后,他吃住在厂里,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不仅增加了集体收入,而且吸收当地百十来个农民工就业。2007年,为响应国家保护耕地的号召,马耀忠在全乡第一个关停了自己辛苦创办的轮窑厂。为给群众创造就业门路,他积极动员本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引进了投资3500万元,占地30多亩的河南洪涛食品有限公司,安置本村群众100多人就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马耀忠同志千方百计于2009年又引来了投资近3000万的新蔡海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前期工程已投资500万,企业建成后能够安排100多人就业。沈岗村委出现了“干部忙,群众慌,团结一致奋小康”的新气象,全村党员干部在马耀忠同志带领下进行的第二次创业,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沈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1978年翻了三番。

  马耀忠同志把第三次创业瞄在了新农村建设上。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依靠群众,示范引导,把党的富民政策运用到“无缝覆盖”。经过艰苦辛勤努力,实现了沈岗村群众梦寐以求的“五通”(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沼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三有”(有村级组织场所、娱乐场所、图书阅览室)。其中,阅览室藏书就达1万多册,新农村规划区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成为全县新农村示范点之一。

  马耀忠以一个党支部书记的真爱和责任,把沈岗村党支部打造成了全市 “五个好”党支部,成为县计划生育、社会稳定先进单位,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并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