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创业
两位海归硕士广东考村官:“这是一个人生机遇”
时间:2009-11-02 11:40:2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赵慧

  坐在记者对面的,是两位非常朴素的小伙子——谦和的笑容,会认真地听你讲话,稍稍思考后再作回答。他们便是今年7月走进广东省中山市大学生村官竞聘笔试考场的两位海归大学生:梁伟民、刘杰。

  “其实我们从报考到现在都是怀着一颗平常心面对,报考村官的都是往届和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就是大家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梁伟民坦诚表示。“媒体这么关注,我们都有点始料不及、受宠若惊了。我们就是普通人。”刘杰也笑了。

  2005年,梁伟民前往瑞典,就读于瑞典于默奥大学,并在瑞典Great Eastern酒店任大堂经理,工作两年多;2008年,刘杰毕业于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并在加拿大Sport Mart工作近一年。现在,两位海归硕士毕业生将和另外125名大学生同场竞逐中山市东区的3个村官职位,面对46比1的激烈竞争。

  村官只是一个职业选择

  刘杰研究生阶段在加拿大攻读的是环境保护专业。通过朋友推荐,他在网上看到了中山市选聘300名大学生村官的消息。“我看了之后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便报考了。”刘杰表示,报考时自己的心态非常平和,并不觉得自己有“海归”的身份。“‘海归’都是别人冠上的头衔。”刘杰笑了笑。他认为,专业并不是一辈子的东西,职业选择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当然,有一定的学历背景,对于农村的建设和环境的改善,会有一定帮助。

  “村官只是一个职业的选择。”提到为何选择回家乡竞聘村官,梁伟民同样不感到奇怪。“职业的选择不分高低贵贱。村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工作上锻炼、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很考验我们。基层农村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希望能磨炼一下自己。”梁伟民是在《中山日报》上看到大学生村官选聘的消息的。“其实应聘的大学生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学生刚刚出来工作,要从最基层、最基础做起。在企事业单位任职也一样。自己觉得在哪方面可以发展,就去尝试。”

  据中山市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中山市计划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分两批共选聘300名中山生源、30周岁以下、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到村(社区)任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聘用期两年,属于“村级特设岗位人员”。

  第一批2700多名大学生已在7月18日进行笔试。据了解,其中有52%是应届毕业生。仅有5.8%的人原工作单位在农村社区。他们将被按选聘职位1比3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竞逐中山市170多个村官岗位。

  而刘杰和梁伟民所在的东区是竞聘最激烈的镇区之一。46比1的选聘比例,竞争激烈甚至超过了当地公务员的招考。

  “准备了一两个星期,读一读和考试有关的书籍,上网查找一些资料。”梁伟民告诉记者。尽管之前也有对农村的现状进行过一些了解,梁伟民坦诚表示对于报考村官并没有太过具体的规划。

  “我们考了法律知识、公文写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有些方面还是考得挺实际的。”刘杰也表示,对于本次报考,他没有多少想法,只是以平常的心态来应对。

  目前梁伟民是在私立华联的旅游学院做一个项目助理,刘杰则是中山市民政局的合同工。一旦竞聘成功,他们将会成为“全职”的大学生村官。他们同样表示,一旦如愿以偿,将会全身心地去担当这份工作。“家里、父母都很支持。我们并不觉得是‘人才浪费’或是‘无用武之地’,其实广大的基层农村才是最磨炼人、最锻炼人的。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刘杰和梁伟民不约而同地表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