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创业
大学生村官不应是“没娘养的官”
时间:2009-11-02 11:40:2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赵慧

  辽宁省新民市20多名大学生村官已在农村“服务”九年,政府不仅拖欠每人一万多块钱工资,还提出要解除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改签临时工合同。十余名大学生村官多次上访国家信访局,至今未得到满意答复。(中国新闻网7月30日)

  当年踌躇满志,如今被迫上访;据说,拖欠工资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村官的编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村官9年得到的全部是临时工的待遇;不仅如此,当上访要求补发生活补贴时,可怜的学生村官们甚至得到了“解除村官身份”的警告,连上访后,还得不到控访人员的理解和支持。

  大学生当村官,既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普遍改善了农村村官素质低下的局面;本是一个“双赢”的政策,现在却因一个工资问题不得不受到人们的质疑:凭什么当地政府可以拖欠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用“没有正式编制”作理由说得过去吗?大学生在农村还混得下去吗?

  大学生村官,没有“公务”之名,却不乏公务之实;提倡“大学生当村官”这几年来,一些试点农村的管理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三农”建设、“科技兴农”这些政策的落实都在他们手中大有起色;虽说是“初生牛犊”,但他们当中的多数为新农村建设出的力绝不比那些有资历的老村官差;然而,“筚路蓝缕”之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甚至连原本的名分都要撤销;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地政府真该扪心自问一下:拿大学生村官当临时工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的所作所为吗?对人才到底该如何尊重?

  大学生村官不应是“没娘养的娃”;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村官更应该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尊重;作为直接负责人,地方政府应该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权利,包括名誉权利和起码的报酬;而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笔者的观点是,要表现对大学生村官尊重和重视,先将他们的工资发好。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