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重庆晚报关于“大学生当“村官”今后有5条出路”的报道,其中中组部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出路。
一是鼓励担任村干部。留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可以继续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二是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对于表现优秀、聘期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可以享受公务员报考的优惠政策。三是扶持自主创业。四是引导另行择业,鼓励和引导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用人单位,优先聘用(招用)具有2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五是支持继续学习深造。聘用期间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等。
对于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出路有哪些?这一问题引起了重庆大学生村官的急切关注。因为中组部在其答记者“大学生“村官”是否就是公务员?”问中答道:“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大学生“村官”要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
???
大多数都不能接受这一回复。理由很简单,踏踏实实的在基层干了这么久到头来还得卷铺盖走人,除了得到点经验,别的一无所有;其他不说就拿众望所归的心情来讲,真是无颜江东父老。若真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早出去闯荡社会,或许外面的世界更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仔细想来,这样的顾虑是不可少的,每一个人都得为生计奔波,即便要奉献也得在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完成嘛。很多人考进来的时候几乎是断了后路,一如既往的把大学生“村官”当做自己的事业来拼搏,最终竟然因游戏规则的不定性而出局,是让人心神不定,无法安心的干事。
有同志看了报道后就诉苦道:“早知道现在还要考试才能走上公务员队伍那当初考的时候就直接参加公务员考试,那样的话早将仕途收归囊中了,还何必来基层呢?”
值得深思!
重庆大学生村官,你们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