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创业
驻马店大学生村干部群体素描
时间:2009-11-02 11:43:0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赵慧

从2005年起,按照省委的统一安排,我市选聘了2342名年轻大学生,奔赴广大农村一线。如今,这些大学生“村官”已覆盖2232个行政村。广大大学生村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追寻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记者日前采访了几名大学生村干部,他们坚定地表示自己不悔的选择就是——

到农村去

——我市大学生村干部群体素描

记者 王东红

他们是大学生,年轻的一群,也是官,兵头将尾的官,叫“村官”。

但各级党组织对他们寄予重望,农民群众对他们寄予厚望。

“选择昭示信仰,坚持表明信念,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当‘村官’是我无悔的选择!”去年8月从清华大学毕业,直接到我市上蔡县文楼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魏华伟对组织和群众发出坚定的回应。

在文楼村,上任第一天,魏华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文楼村的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为此,他坚持每天都到田间地头,入农户庭院,听民声、察民情,了解本村的种植、养殖结构,和群众一起梳理文楼的发展思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走遍了文楼的17个村民组,走访了700多农户,还和省驻村工作队的同志走访艾滋病家庭,慰问艾滋病患者,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针对村民想搞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其他个体经济迫切需要文化、科技知识的情况,他和村党支部的同志一起组织村民利用远程教育学习专业知识。文楼村黑木耳种植年产7.5万公斤,但销售困难。为跑销售,魏华伟多次自费到郑州等地联系客户,由于过度劳累,病发急性阑尾炎,不得不住院开刀。

在文楼村,魏华伟最深的体会是“农村值得去”。几个多月的“村官”实践,使他从直接服务农村、认识农村、了解农村到奉献农村中深深感受到,大学毕业生到广阔的农村施展才华是人生才干的最大积累。

“自从担任了马楼村村委主任助理,我一下子就有了人生目标和方向——我要带领马楼村人民共同致富。我要把马楼村打造成社会主义新农村。”2008年市选聘大学生村干部、现任泌阳县赊湾乡马楼村村委主任助理仝成武喜悦道。

仝成武2004年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苏州等大城市不同的企业里打拼,薪资很不错,可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担任“村官”后,这个相信“思路决定出路”的年轻人,首先孜孜不倦地学习,用党关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工作开始后,马楼村的村民参合积极性不高,仝成武主动请缨,逐户登门,细心了解每一家的情况。

其中一农户,一家三口人参加了2008年的新农合但今年却不愿意参加。该农户认为,2008年交的新农合款,没有使用过,就应该算作2009年的。仝成武向他讲解:参合款是每年都要交,当年没有使用的钱会累计在你的账户里,以后随时可以使用。他的耐心讲解,使该农户高兴地办理了全家的参合手续。在他努力下,马楼村新农合参合率达90%。

为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将马楼村发展成为烟叶生产专业村。许多村民害怕没技术、没经验,很犹豫。仝成武主动承包14亩土地来种植烟叶,进行示范带动。目前,马楼村已落实烟叶预留土地300余亩。

“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仝成武从担任马楼村村委主任助理那一天起,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他想,《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中,鼓励黄淮四市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发展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那么,我们能不能在土地流转和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上做点文章呢?他通过在网上搜集资料及对马楼村现实情况的调研,提出村里可以建立一个“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通过提供供求信息、业务指导、合同管理、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推动土地有序流转,从而更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

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可以帮助农民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仝成武在思考。“村官”的路上,他走得有味且忘我。

“如果连我们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都不愿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那我们的农民致富奔小康还能指望谁?”平舆县玉皇庙乡玉皇庙村委主任助理刘俊华说。

刘俊华2007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大学4年经常和老师一起到各大猪场、鸡场做技术服务,实践机会比较多,因此技术比较过硬。

玉皇庙乡是一个养殖大乡,养殖业比较密集,尤其是养猪业。去年10月初,刘俊华刚上任正赶上豫南猪病大流行,玉皇庙村很多猪场损失惨重。进村第二天,几家养殖户听说村里来了一位精通猪病的大学生“村官”,争着把他请到了猪场。刘俊华根据积累的临床经验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及时控制了疫情。针对夏秋两季的疾病大流行,刘俊华召集村里的养殖户举办猪病、鸡病防治技术培训班,为群众讲解猪病、鸡病防控技术。在与养殖户的沟通交流中,很多人抱怨买不到好的兽药和疫苗,他通过以前的工作关系户帮他们买到了货真价实的药品,喜得老农们拍着他的肩膀说:“娃呀,你真是政府给我们送来的财神呀!”这件事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农民太需要这些掌握一技之长的人了,太需要农业科技知识的扶持了。他想,如果连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都不愿回到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那农民致富奔小康还能指望谁?

在大学期间,刘俊华听过山东寿光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带领村民们用大棚蔬菜种植的新路子发家致富的先进事迹。他想,大学生知识丰富、思路开阔,如果细心观察、深入探索,一定会像王乐义一样为农村的发展找一条出路。

现在,刘俊华正和一家规模养殖户搞生态养猪项目,这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方法受到政府大力支持。他想通过这个生态养殖场,以点带面带动整个玉皇庙乡生态养殖的发展。他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广袤的农村原野上,响着年轻大学生“村官”们嘹亮的青春之歌。

到农村去,那是有志者的大舞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