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创业
扎根农村种蔬菜 卖菜将像送牛奶
时间:2009-12-28 09:29:17来源:作者:赵慧

    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报道① 5位大学生“村官”办起无公害蔬菜基地

    扎根农村种蔬菜 卖菜将像送牛奶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每年公开招考选拔一批大学生到农村基层组织任职,他们任职届满后的就业去向引人关注。与此同时,党委、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如何发挥他们的专长,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让他们带领农民兄弟创业致富。为真实反映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业经历,本报特别推出大学生“村官”创业典型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敬请读者关注。

    昨天天气寒冷,在袍江新区马山镇宁六村,5名大学生“村官”共同承包的5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里绿意盎然。宁六村大学生“村官”胡甜甜说,现在田里种的还是传统蔬菜,明年开春就将种上无公害蔬菜,并在市区直销。

    这5位种菜的“村官”分别在马山镇几个村担任村委主任助理,都是近年来公开招考上岗的。马山镇是市区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拥有多个规模以上蔬菜基地,这5名大学生“村官”耳濡目染,激发了扎根农村的创业梦想。

    2007年9月,胡甜甜负责给马山蔬菜基地做宣传短片时,萌发了“传统的蔬菜要向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也要打响品牌、做好包装”的想法,但未付诸行动。今年8月份,我市组织首届“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设计大赛,旨在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胡甜甜想参加创业比赛,时隔两年才重拾梦想,找到了同在马山镇当“村官”的刘晨、何盛胤、倪益萍、赏燕,组成创业团队。

    在马山,不缺土地、不缺技术,更不缺菜农,给了团队良好的创业基础。蔬菜种植技术员的鼓励更给了他们信心。今年10月初,5名大学生“村官”自筹资金,向蔬菜合作社承包了50亩地,开始了创业实践。在此之前,他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创业风险评估、人员分工等,并形成几十页的创业计划书。这个在创业大赛中得金奖的创业计划,专家给出的评价是:“操作性强,符合大学生‘村官’身份。”

    蔬菜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10名富有经验的菜农已到位。“首期资金投入需要50多万元,预计五年内能收回投资并实现盈利。”胡甜甜说,他们更看重远景。按照计划,5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年产量达100吨,产值100余万元,将辐射带动周边无公害蔬菜生产1000亩。

    眼下,5位“村官”工作之余忙着在市区各小区做市场调查,还琢磨着给蔬菜弄个响亮的牌子。“我们将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省去批发、零售等中间环节,基地刚摘下的菜将直供消费者。”胡甜甜说,基地根据调研结果决定蔬菜的种植,同时将确定100户至200户目标客户,每天像送奶一样定时定点配送上门。“我们还要将无公害蔬菜卖到大型超市、卖场、酒店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