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农场贺在君靠自主创业走上致富路
在江苏农垦黄海农场,提起贺在君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原是两手空空的“打工仔”,眼下有 一个“满江红大酒店”,是农场及周边地区能容纳近250多人就攴的数一数二的大型饭店,一个“好克隆超市”,还有旅舍等设施,资产己超百万元。被江苏总工会表彰的“小康之家”。
知情人都知道,贺在君原是黄海农场新荡机械厂一名操作工,因公负过伤(手指头被冲床冲掉一个),干过门卫,当过推销员。企业改制转岗后他失业不失志,不找场长找市场,不找救济找事干,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发家致富。贺在君利用自己跑过供销人熟路熟的优势,先给人家长途客车跑车“糊口”。端人碗服人管,他尽心尽力为老板干事,特别受到老板嚣重。看到人家跑客运跑出了名堂,胆大心细的贺在君,边干边学中,很快摸清了跑客车的所有关关节节。肯学肯专的贺在君,不仅掌握了市场,自己还学会了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贺在君深思熟虑后,决定自己干。当车老板首先要有自己的车,买车最难的是资金问题。在农场领导和家人的支持鼓励下,他拿出家中全部积蓄5万元,农场帮助协调贷款6万,又找亲友借5万多,共凑齐16万多元,买了一辆47座客车,买断了黄海农场到泗洪往返客运线……
对于客运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贺在君和爱人,抢时间争速度,起早带晚,争分夺秒一年到头不停车,过年过节跑的更凶。一辆车不够,再买一辆,人手不够,再请个驾驶员。少睡多少觉、吃了多少苦、操了多少心,他自已也说不清……越跑劲头越大,越跑赚钱越多。苍天不负有心人,4年苦战下来,他还了全部借贷,买了两辆车。经过几年打拼,他又买下10多间共1000多平方米的房屋及地基,积累资金更积累了经营市场驾驭市场的经验。人来车往,为方便顾客他又开了饭店,你方便我赚钱,生意也越做越好。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去年初,贺在君毅然卖掉客车,以开车为主改行为开饭店为主。说干就干,他大兴土木,在原有房屋基础上重新盖起大片钢筋砖石结构的、又高又大的新房,里里外外装饰一新,起名为“满江红大酒店”,同时开起了“好克隆超市”。看,高大宽敞、富丽堂皇的大酒店,硬件上档次.电脑、空调、卡拉0k应有尽有;软件也不差,经过培训的、秀气而有礼貌的女服务员,真的象模象样!再看超市,吃的、用的、穿的、戴的……应有尽有。凡到新荡因办事回不了家、特别是的男婚女嫁、老人过寿、孩子升学的等等,几乎都到他家办事。为了让孩子高兴,也方便大人,超市门口还设有电动玩具,男女老少、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吃水不忘打井人。贺在君靠二次创业日子过好了。但他不忘共产党、不忘父老乡亲、不忘弱势群体。贺在君讲诚信,卫生干净,吃的放心,用心舒心。做生意从不坑人,价格公道,服务好。为农场、为社会、为他人也有所贡献,在招商引资方面,他己成功引进投资近百万元一所学校,即“响水县中英文文博学校”,目前运行良好;在四川和玉树抗震救灾中,他带领家里大人孩子个个捐款,无一例外;在扶贫救困中,他是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没多有少。有一个叫朱运冬的63岁的外地人,腿被人打伤了,贺在君听说后,主动将他弄到家中,供吃又供住,帮他送到附近医院治疗,还送去现金200元帮助治伤。另外,他还主动为老人寻求法律帮助,直至处理好全部事宜。感动得人家逢人就夸贺在君人好!
知足常乐是人生美好的境界,而永不满足却是创业路上青春常驻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一定会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宽!贺在君就是永不满足的创业者之一。为了业务方便,贺在君在办好饭店、超市的同时还办了一个小旅馆,又买了一辆私人小轿车,并代办个体营运。正常情况下安排8个人、最多时达到15人就业。贺在君自主创业致富事迹引起了农场上下的热切关注和纷纷效仿,影响和带动了场内不少转岗职工参加了创业的队伍。
贺在君用行动告诉我们:二次创业的确困难多,但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二次创业的路坷坎,但只要学好、用好、用活党和政府惠民强民的好政策,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坚持付出就必定有回报。致富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黄勇生)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