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要求,规范管理,不断加大培养力度
一是贴近需要,系统培训。精心设计岗前培训方案,量身定制培训菜单,请乡村党组织书记、涉农专家授课,使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环境、胜任农村工作;围绕大家在工作和创业中遇到的能力不足、方法不对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题培训。
二是贴近实际,多岗锻炼。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有区别地选派到创业示范岗、远程教育管理员岗、村团支部书记岗、留守儿童关爱岗等岗位,加强锻炼,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
三是贴近成长,严格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的3+
情谊暖心,政策关心,不断加大引领步伐
一是面对面交朋友,引领思想扎根。针对部分大学生村官思想准备不充分,扎根意识薄弱的情况,建立帮带领导谈心谈话制度,定期与大学生村官见面、交流,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
二是手把手教方法,引领服务群众。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村官们从辅助性工作做起,从熟悉的工作做起,从能发挥特长的工作做起,手把手的教方法指路子,力争让村官们少走弯路,在取得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村工作的信心。
三是心连心出政策,引领干事创业。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政策,对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兴办工业项目的,厂房租金减半收取,两年内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全额返还。规划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园,
立足实际,创造机遇,不断加大使用力度
一是创造机会,强化激励。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党员发展和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注重向大学生村官倾斜。每年都拿出一批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进行公开招录,先后有33名同志考取公务员,12名同志被事业单位录取,22名同志进入国有企业工作。5年来,先后有149人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95人在涟水加入了党组织。
二是充分信任,放手使用。遵循大学生村官成长规律,坚决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观念,在坚持干部政策的前提下,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遇。目前已有10人走上乡科级领导岗位,其中1人担任团县委书记,1人担任扶贫办副主任,8人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22人被列为乡科级后备干部,12人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今年,又有23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市县乡人大代表,1人当选为县人大常委。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