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动帮扶重指导大学生村官创业本在增强适应力。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大学生村官联谊会具体引导,民政、残联、老干部局、团委等单位购买服务的联动扶持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制定下发《大学生村官工作要点》、《北塘区大学生村官联谊会成员百分制考核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将村官创业、公益创投等工作纳入重点考核内容;强化学习培训,邀请市委组织部、团市委领导和江苏省优秀创业培训导师等专家学者授课辅导,实打实解读党团政策,手把手指导方案规划设计,一对一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政府购买服务,通过承接无锡市&lsquo985高校村官驻村实习启动仪式、北塘区大学生村官第二期培训班、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海报、区教育局学生夏令营手册、区老干部局老年人防跌倒手册等政府外包项目,2014年全区村官项目实现营业额24.55万元,年利润额5.41万元,反哺公益支出7.15万元,项目服务受益52080人次。
二、集思广益谋创新大学生村官创业要在提升创造力。一是立足社区人,发挥城市社区村官创业优势,以居民需求、社区特色、条线工作为创业基点,衍伸创业项目。如惠景社区大学生村官结合社区残疾人多的特点,创办心灵森林微景观项目,让精神残疾人员在创作中体现自我价值。二是用好特长生,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抱团发展,在创业团队中艺术设计、计算机、法律、教育等专业的村官特长生成为骨干,如爱思教育、小康图文设计工作室、亲民商盟网等一大批特色创业品牌获得良好口碑,大学生村官以专业、特长服务居民群众达5000余人次。三是宣传正能量,各创业团队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献智出力,以政府购买方式达成新的创业成果,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黄巷街道燃青修远商务社自编自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知应会200问》和宣传海报,分发区街机关和社区;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山北街道村官DIY手机壳项目推出了24字核心价值观私人订制系列销售火爆;北大街街道村官编纂的《社区政法综治实务》为全面提升社区干部知法、懂法、用法能力。
三、反哺公益献爱心大学生村官创业志在延续生命力。经过孵化、跟踪、运行,部分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实现盈利,黄巷街道燃青修远商务服务社将受益资金注入助残公益项目,开办了善爱工坊手工制品及花好梦圆梦工厂;山北街道村官通过心灵森林微景观项目收益和网络众筹等形式为残疾人筹措开一天花店的公益活动资金;同一片蓝天公益义卖活动通过出售村官创业产品收益2909元,全部用于为外来务工青年和困难家庭子女完成33个微心愿。目前,村官创业项目反哺公益项目的模式在全区推广并取得强烈反响,助残、助学、助困等公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了创业内涵,实现了创业源泉社区化、创业动力公益化、创业成果共享化,延续了村官创业生命力。
四、良性循环促发展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在凸显凝聚力。2013年起全区大学生村官兴办、领办、合办、参与创业项目12个,一大批村官主导参与、带动弱势群体就业、符合城市特点的村官项目脱颖而出,通过完善创业运作模式,积极争取扶持资金,两年间先后有10个村官创业项目获得各类扶持资金共计31万元,其中省村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18万元。通过创业项目,城市社区大学生村官凝心聚力,共谋发展之路,共圆创业之梦,形成街道内部共商,街道与街道之间共帮的良好格局,村官在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同时,得到了更多居民的认可和拥护,3名领衔创业的省聘大学生村官先后走上了社区书记岗位,进一步坚定了大学生村官扎根社区、干事成才的决心和信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