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关于80后大学生“村官”的深度报道
时间:2009-10-28 14:35:3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率先推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北京生源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非北京生源的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计划3~5年内,实现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 200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又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这些来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被赋予了诸多期许,“心怀土地,热爱农村”,“历史变革的承担者”,但也有人担心,大学生到农村会不会“大材小用”?会不会适应不了农村的环境,给政府增加包袱? 在日趋多元的社会状态下,大学毕业生为什么选择当村官?他们又为农村带来了什么?他们的未来出路又在哪里? 平谷试点:报名400人录取32 事实上,北京市“村官”计划早在2005年就在平谷试点。当年4月,平谷区以“政府雇员制”的方法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第一批选聘了32名大学生村官。 2004年时,平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就意识到农村的发展需要人才,开始酝酿选聘村官的事宜,经过讨论,2005年初,平谷区最终采取以政府雇员制的方式,面向社会招聘大学毕业生。 “以前的扶贫政策很大一部分是‘见钱见物不见人’,我们想到应该给农村输送人才。”平谷区人事局人才办主任胡连升回忆,当年公开招聘时,咨询的有600人左右,报名的有400人左右,经过报名、笔试、面试、政审、体检,最终录取了32人。 当时招聘的时候面向全北京市,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学统招生,合同期三年,并许以公务员工资待遇,年薪3万。“这项工作一开展,社会反响强烈,引起了轰动”。 如今这32名村官,三年合同到期,续签合同的有23名,7名考上公务员,2名选择了离开。 北寨姑爷:小贾升级做了老贾 贾辉就是这23名续签合约的大学生村官之一。 三年前,贾辉从北京农学院毕业,当时他报考了平谷的村官,经过层层选拔当上了平谷区南独乐镇北寨村的村官——村主任助理。 2005年4月19日,北寨村支书刘永亲自把贾辉接到了北寨村委会,当时贾只带了铺盖、衣服、书籍及日常生活用品。第二天,贾辉到北寨村正式报到。刚来那会儿人生地不熟,年轻人又少,贾辉感到“有点孤单”。 但是,村民们对他的照顾让他感动。“平时叔叔、婶婶们给我送来各种蔬菜,送来亲手包的饺子和炖好的鸡肉,在冬季寒冷的时候,有位聂大妈和刘大婶送来自己亲手衲的鞋垫和8斤重的棉被”。 贾辉从接电话和撰写文字材料开始,然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推广微生物农药及有机肥,给北寨的特产——北寨红杏制定了若干标准,编制了北寨红杏生产技术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引进新品种,建立北寨红杏网站,村里开办电脑培训教室,他又当起了讲解员,还开通了村官热线,制作了宣传北寨的彩铃。 贾辉在学校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用刘永的话说就是“专业对口”。目前,北寨红杏已经发展到10000多亩,近60万株,其中40万株已经进入盛果期,年产红杏80万公斤。 2006年2月,北寨村成立了北京市北寨红杏产销合作社,经过132名社员选举,贾辉以124票当选为合作社的理事。 贾辉说,在北寨的3年间,他事业与爱情双丰收,“收获了爱情,也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他感觉北寨山特别绿,水特别清,人特别朴实,“这里是我成长的摇篮”。 就在贾辉上岗5个月后,村支书刘永觉得“小贾不错”,把贾辉介绍给了村里出去的姑娘崔丽芳。“一见面就一见钟情了”,一年后的10月4日两人结婚,“丈母娘说我是一个姑爷半个儿,对我像儿子一样看待”。2007年10月9日,两人的小孩出生,“小贾升级做了老贾”。 “草莓村官”:为兑现承诺只能拼了 王丽娜,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2006年毕业时,她成为所在学校应届毕业生中173名村官之一。 初到二条街的时候,甚至有村民会怀疑地问:“这个女大学生行吗?会做什么呀?”在村民的疑惑中,王丽娜上岗了。 王丽娜发现村里有一块闲置的土地,又正赶上北京市和平谷区支持农村发展设施农业,主要是在资金上支持建大棚。王丽娜向村委会提出了发展种植有机草莓的建议,并对种植草莓的前景做了综合分析,走门串户、利用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发展草莓可获得比种菜还高的利润。 很快,二条街村的草莓种植起来了。王丽娜又意识到“还缺技术”。于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走山东、下河北到各处去考察学习,并请教了很多专家,录制了一系列草莓种植的短片给农民一遍遍播放,同时总结编写了《温室草莓种植技术规程》小册子,发放到了每一户农民手中。 草莓成熟了,村民们又有了疑惑:“小王呀,草莓能卖个好价钱吗?你能够找到销路吗?” 看到园子里草莓红了一片,农民急,王丽娜心里也急。“为了兑现向村民作出的承诺,我没有退路,只好拼了!”王丽娜当起了销售员,在最困难的时候,她想到了母校。一次性拉了600盒草莓去学校叫卖,学校很支持,不到半天时间全部草莓就一售而空。没想到这一举动,引来了京城多家媒体的关注和集中报道,马坊二条街有机草莓的名声竟因此“一炮而红”,成了社会上的知名品牌。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多时间,二条街草莓的销路打开了,产品摆在了大型超市的货架上。 王丽娜初当村官的时候才23岁,但她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给村民们找到了一条利用农闲时节发家致富的新路。因此,村民们送给她一个“草莓村官”的称号。 2007年1月,王丽娜带着草莓参加“中国第一届草莓文化节”。在参加评比的来自全国11个省的草莓中,马坊镇二条街的草莓荣获“一等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王丽娜的作为也得到了村民的赞赏,问起来都说,“这闺女不错,很能干”。2007年12月,王丽娜又被村党员会议选举为村党支部委员,正式进入了村官班子。 村官未来:超过2/3决定继续留下 有媒体报道,2007年村官招考报名“火爆”。当年2月15日起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岗位”开始接受报名后,在一个月内,共有11354名大学毕业生前来报名应聘。而当年北京市需要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为2000名。数据显示,2006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总数为19.3万人。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北京市当年每17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报名希望自己当上村官。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胡连升说:“大学生村官三年期满后,可以选择考公务员、考研、继续留村或者走向市场自己走创业之路。”平谷试点时期的32名村官三年合同到期后,续约的23名,考上公务员7名,2名选择了离开。“其中一位是因为家人生病,需回家照顾,目前还没有出现自谋出路创业的”。 畅泽萍就是考上公务员的7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她和相恋三年的男朋友黄腾宇双双来到平谷区当起了村官。这对村官情侣同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一个任职马坊镇蒋里庄村村主任助理,另一个任职马坊镇塔寺村村主任助理。 三年过去,这对村官情侣也已结成伉俪。2007年3月,畅泽萍考上了平谷区的公务员,黄腾宇选择了续签协议继续村官事业。 这对村官伉俪,对农村、农民都熟悉,来到乡村“没有隔阂,也很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在农村工作关键是心态要放好一点”。 畅泽萍说,要帮助农民,先要把自己看做村民,潜移默化地改变农民的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件小事让她记忆深刻,以前村民买物品时没有要发票的习惯,她在普法的时候,提醒村民买东西要养成索要发票的习惯。有一次,一位村民在街上碰到畅泽萍,很高兴地告诉她:“刚刚买了个电器,我要发票了,得留着。” 2007年6月13日,黄腾宇以高票被推选为塔寺村村委会委员,任期为三年。这意味着,黄腾宇开始走上了“掌权之路”,正式进入村级事务的“决策层”。 今年合同到期,黄腾宇选择了续签。他告诉记者,他最初的想法就是在农村工作5年,“哪怕一事无成,也要踏踏实实把这个事情干下去,这一段生活可以当****生的历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