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六方面问题阻碍大学生村官的成长
时间:2009-10-28 14:36:0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今天去下了一回乡,到一镇上了解情况,适逢8位大学生村官正式上任,与当地村支书见面。看着一张张稚气的充满阳光的自信的面孔,感觉乡镇似乎一下活跃了许多。如今的基层组织已经是严重老龄化,新鲜血液无法正常输入。

前几年也接触过村官问题,声势造得相当大,部分推广者信誓旦旦、语重心长、急功近利,结论是80%的大学生离开了,留下来的是一些有背景的、实干出了成绩的、距离大城市近便的。

如今再次宣起大学生村官热潮,我相信中央地方已经准备好了相关问题的应对与处理,不然还得半途夭折难产,成为人才资源浪费的半拉子工程。要从多方位尽可能全面地以人为本出发处理大学生村官问题。

一、80后大学生的时代性。这年代的轿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从幼儿到大学毕业,处于物质充足、改革开放后成效显著的时代,对物质的生产兴趣不是很浓,属于拿来主义。但创造性思维则属于他们的强项,敢为天下先的无瞻前顾后心理素质超越上一辈。

二、大学生村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价值观。先做个比较:上辈知青们响应主席号召火热扑向茫茫原野冰冷大地的时候处于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方向,因为他们是当时城市的吃国家粮养尊处优者,没有农村生活劳作经验,甚至黑夜的寂寞也是恐惧的;当代大学生们宁可毕业待业肯老泡吧也不会屈从于低收入强劳动无发展空间的工作,他们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人生,村官大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村,他们从小就看到过部分作物生长与收获;他们奔向大城市求知充电,取得通用于就职的文凭,享受过城市学生生活,毕业后一时没有适合发展的工作才不得以选择村官的,相当一部分处于锻炼、观望、走着瞧瞧的心态。这就提出了严峻的价值观问题,能否留下来,潜心工作,要看政府给他们的后续发展空间和现有劳资标准,底线得与沿海一位普通打工员工看齐。

三、工作生活环境。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不提倡派驻边远恶劣环境,信息交通不便的地方。这个问题怕要被某些老同志“想当年”笑话的,但这些老字号再想想自家公子小姐就会释然。虽然他们来自农村回到农村,但是,享用信息化时代成果习惯的他们,不能离开电脑。能配上电脑的乡镇最好,这其实也有利于把农业产品原料信息及时也市场联结,启动下一步应该推广的农村土地流转,整合产业优势,上规模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就地致富。交通近便,饮食起居也还可以自顾。看起来是小问题,其实牵涉大问题,就是稳定性。

四、职场晋升待遇标准考核办法。应该指定一系列鼓励出成绩破格晋级的政策。用破格两字就是对现有政府晋级方式的质疑与友情提示。他们是不会做冷板凳几十年排队等的。比如带领村里农户学科学用科学搞某项市场前景近期销量稳定大大增加收入的,破格晋级为乡长继续扩大带领其它村实现致富。或者就奖励现金,严肃公平评估后按贡献大小奖励。千万别只发一张奖状,这辈人不稀罕精神奖励。直接奖励到本人,别发到乡镇、村委,分粥现象不能在未来基层建设模式里延续,更用意挫伤积极性。

五、女大学生多。这与女大学生城市就业范围局限和部分企业党政压缩女性编制录用有关。而女大学生村官要面临的问题较男生更多。比如婚姻家庭问题,生育问题,下一代成长环境问题,这些注定是挑战。而农村残存的重男轻女的威信意识也让女生的施展空间领域缩减。

六、心理辅导。缺乏耐心和管理经验缺乏是大学生任职的绊脚石。党校组织心理工作者定期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很有必要,增强抗压能力。

美好前景展望。新鲜血液将活跃基层组织工作生活多样性先进性能动性,未来基层荒漠论或许得到反驳。20年后,文盲型老辈农民们仙去,刀耕火种不再存在,正置先进科学设备应用于农村,农村人口适量的减少城市居民逐渐递增,现代农业雏形可能在10年后得到露脸,中国实现三级行政制大量压缩游手好闲的公务员,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们管理着特色农业县、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