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进村工作已半月有余,有那么段时间,望着满页横线的日记本发愣,村官工作真的有那么多可写吗?乡镇上的所见所闻、每日的晨会、和同事们的侃东侃西、然后的无人问津,每天重复做的几样事堂而皇之的写进日记?感觉天天无所事事,难道就这样干三年吗?下乡当村官,我真的准备好了吗?我开始怀疑。自认为做好了准备,调好了心态,但此时我仍感到不适应,农村工作似乎太闲了,无聊,琐碎,迷茫这些词汇一时间缠绕着我。也许还没有正式融入这个工作环境,需要一个段时期。我急力调整自己,摒弃浮躁的心态,让自己沉静下来,冷静地思考着脚下的村官之路,整理下前进的思路。
一、始终坚持努力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习。虽说自己生长在农村,但农村具体工作还很模糊,在农村究竟能做出什么成绩?工作方向还很模糊,不像企业,事业单位有明确的事做。目前农业、农村、农民本身存在散漫状态,以户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以传统的思想观念、习惯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事时,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掌握农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自己买来农村法律手册、农村应用文写作及农业生产方面的书来提升自己知识层次,从知识上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在实际工作中能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积极主动向镇干部请教工作实用经验、方法;常深入群众、走访田间地头与农民聊天,心贴心走近他们,真正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农业经验。还要积极实践、努力做事,敢于创新,寻找农民发展致富的新路子。
二、稳下心,扑下身,踏踏实实做好小事。“农村工作没有小事”,温家宝曾经说。镇领导对我们这批村官先期安排是对的,让我们先接触镇政府的日常工作安排,了解农村工作究竟有哪些?做什么,怎样做?不至于我们真正进村一片迷茫,不知道做什么?随着与李生智组委、沈立新支书、徐文山大哥接触、聊天中了解到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并不像我想那样简单,现实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困难和压力,我也慢慢了解到要想开展好农村工作,多与乡镇干部请教、接触有利与自我能力提高。从办公室吴成国主任、白久雷大哥身上了解到乡镇方方面面的工作,要想提高工作素质,必须向每一个人学习,真正在村官之路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历练、工作素质真真切切的提高,青春的热情得到轰轰烈烈的燃烧。在前进的过程中稳下心,扑下身,打下坚实的基层工作基础,把小事做好,不要因为小而不愿去做,从小细节中积累知识,积聚能量,收获经验。
三、知识就是力量,用知识改变农村。“要致富,先修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提出的口号,现在“要发展,进人才”的口号,真切反映了新农村对大学生的呼唤和需要。随着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对大学生的渴求不是凭空呼唤,而是体会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价值。我们大学生下乡并不是一无是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相信我们的力量和能力,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现在农村正面临着新的发展,需要我们踏实肯干的青年,需要“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的豪言壮语。相信我们的知识、相信我们的能量,我们有信心改变农村,哪怕是一点点进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政府工作的职能转型,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推进农村改革,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农村发展繁荣的大好形势,我们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工作上动真心,服务上动真情,干劲上动真格。让“敢闯、敢试、敢拼、敢承担责任”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最强音,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发我们的热情,脚踏实地干好农村的各项工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