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处理各种关系,取得工作实效——致大学生村官的一封信
时间:2009-10-28 14:36:2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大学生村官要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工作,要正确把握一些关系,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做好工作。

一是正确把握安下心驻与放开腿跑的关系,大学生村官要把全部心思放到你所驻的村上,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如果还想采取“游击战术”,工作是做不好的,这一点在多年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做好大学生村官,必须把自己当作所驻村的一分子,做为村“两委”班子的普通一员,坚持驻村开展工作,要经常性地“泡”在村上,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群众,引导干部,要经常在村上走家串户,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对该村底子清,情况明,注意收集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自身影响群众,激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热情。每月驻村不少于二十天,这是一个硬指标,也是反映大学生村官作风的最明显的标志。坚持驻村不是说吃到村上,驻到村上就了事,更主要的是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各尽所能,放开腿“跑”,切实争项目,争资金,搞好各类培训,提供技术服务,沟通各种信息,并在“跑”的过程中让群众得到实惠。

二是正确处理大事与小情的关系。农村基层工作比较繁杂,有些工作阶段性明显,时效性较强,这就要求讲究主次,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为主,什么为次,都要心中有数,要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全面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又不能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碰到什么做什么,想到哪里抓哪里,抓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做往往就会捡了芝麻丢西瓜,工作起来“忙的不熄火,乱的一团糟”。农村工作很多事情看起来琐碎,但这些小事情积累起来,延伸下去就是大事;有些事情放在全村是小事,但具体到一家一户就是大事。如果大学生村官不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群众也一定不会把大学生村官放到心上的。

三是要正确把握务实和务虚的关系。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抓党建与促发展的关系,抓党建就是要坚持各种制度的落实,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使村级各类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协调工作,同时要认真搞好本村的发展规划,并以规划为根本,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认真搞好各类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民是最朴实,最容易记人好处的群体,大学生村官办了实事好事,他们得到了实惠,虽然可能在言谈上没有太多的表达,但他们一定会从心底记住大学生村官所干的事情的。有时间多和群众接触,在交流沟通中建立感情,只要把全村群众视为亲人和朋友,群众也就能跟大学生村官一起干了。

四是正确把握当好学生和做好指导的关系。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和接触到人和事的复杂性,是大学生村官永远也学不完的一门学问,大学生村官下去一方面是参与指导农村工作,另一方面也是给年轻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积累的机会,担当新角色,面临新情况,就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学习吸收。做为大学生村官,受教育程度要远远高于村干部,也就是说政策理论水平,分析问题能力和接受新知识能力要比村干部强,但同时也要看到:虽然大学生村官大多来自农村,对农村工作有所了解,但全面理解、把握全局性的能力还是不及长期生活、工作在农村的干部。所以要求大学生村官认真从基层干部和群众身上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淳朴善良的做人本色,同时大学生村官要发挥特长,帮助“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划发展的路子;帮助村干部提高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群众发展生产,崇尚教育,搞好卫生,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把文明之风吹向农村,最终达到大学生村官在向群众学习中得到提高,而群众也从大学生村官的辛勤工作中得到实惠,从而取得“双赢”的效果。

五是正确处理现任干部和离任干部的关系。绝大多数农村离任干部是因年事已高,正常退下去的,这些干部与现任干部的关系不错,都能很好支持现任班子的工作,但也有个别村的干部是因工作推不到前面或其它因素被免职的,这样难免会在下面做一些小动作,影响当前的正常工作。做为大学生村官要紧紧依靠现任干部,同时要尊重离任干部。依靠现任干部,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服从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领导,认真把握“到位而不越位,补台而不拆台,服从而不盲从,指导而不指挥”,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把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运用到工作的各个环节,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运到工作的时时刻刻,真心实意的与现任干部一道为群众谋福利。尊重离任干部就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多听少说,学会分析辨别,尤其是离任干部的一些“牢骚话”,要让他们说,并加以引导和说服,切不可偏听偏信,随意发表不利于团结的个人观点。

六是正确把握通情达理和坚持原则的关系。农民群众是人情味最浓的一个群体,和他们打交道要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在工作、生活过程中,要学会用朴实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给他们,把原则性很强的政策法规以人情味很浓的语言讲给他们,要学会既坚持原则,又通情达理,但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原则第一,情理第二”,在大事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老百姓最怕的是不公道,只要做到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不优亲厚友,不厚此薄彼,就一定是: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原则和情理,换得众人心。

七是正确把握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有所为就是干好自己该干的,干好自己必须干的,具体讲,就是做好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等,做好“两委”班子的助手,做好政策讲解员,党建联络员,文化宣传员,农村信息员和矛盾排查员。那么什么是有所不为呢?一般大学生村官到村后,群众会主动上门,反映村干部的作风问题,经济问题,工作能力问题等,都涉及到村上的陈年老帐,这个时候如果头脑发热,说些甚至做些不符合实际的事,就可能影响到团结,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的对待,有把握的问题可以正面答复,没有把握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在向乡镇党委汇报的同时,引起自己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八是正确处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到村工作,是一件苦差事,从生活上讲,吃住行均没有在家时方便;从工作上讲,或许不如之前的工作或学习环境,还要天天处理村上的大事小情;但到村工作,虽然苦一些,累一些,条件差一些,麻烦事多一些,却有它的好处。其一可以使大学生村官很好地认知“三农”问题,静下心来体会农民的生活状态,从中感知我们今天的生活相比而言可以讲很满足了。其二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有些知识,尤其是复杂关系面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明显提高;其三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通过扎实的农村工作,今后工作中再大的困难都算不了什么。

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说起来容易,具体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要真正做出成绩就更难,为此有五方面的建议。

一是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做农村政策的“明白人”。到基层要学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要学会动脑动手,学会做人做事,但首要的是要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吃透上情,才能结合下情,创造性地工作。

二是必须致力发展经济,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党建是基础,发展是目的,到村工作,就是在抓好班子队伍建设的同时,想方设法为群众增加收入,通过技术培训,信息提供,改善生产条件,解决后顾之忧等方式,努力为群众发展生产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是必须团结广大群众,做好百姓的“贴心人”。在村上工作,就一定要与群众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要从心底尊重群众,爱护群众,要融入到群众生活中,了解他们所愁所盼,知道他们所需所求,帮助他们解忧排难,老百姓才会把大学生村官当成“自己人”,当自己成了全村群众的“自己人”了,还有什么事情办不了?

四是必须坚持公心用权,做无私无畏的“公道人”。虽然大学生村官到村是帮助“两委“做好工作,但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眼里,大学生村官才是实实在在的“掌权人”,这个“权”掌好了,能为大学生村官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供宽阔的舞台,这个“权”如果用不好,也必将是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绊脚石”。“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出于公心,办事公道,老百姓会信服的。

五是必须讲究民主治村,做顺应形势的“开明人”。老百姓的事情多和他们商量,在决策中多听群众意见,通过“民主议政日”活动和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的形式把“一事一议”制度落到实处,在办理的过程中,邀请群众监督,做到阳光操作,在事前事中事后,及时通过会议,黑板报和高音喇叭,做到凡事公开,这样群众才放心、明白,干部工作起来也才能踏实、清白。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