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红亮村里的电话 写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
时间:2009-10-28 14:36:3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恰好走过30年的光辉历程,过去的这30年,是沧桑巨变的30年,是巨龙腾飞的30年。

我有幸在这个极其有意义的时刻来到我工作的地方——亮甲店红亮村。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被红亮村的一切所震撼了。红亮村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我们党所开辟的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缔造了30年来国家建设事业的辉煌和民生的幸福。一幢幢簇新的小楼,一片片绿油油的白菜,一垛垛黄澄澄的玉米,一个个波光粼粼的鱼塘,一条条通村的硬化道路,无不展示着新农村的和谐面貌。

红亮村委会办公室里的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更加让我对农村刮目相看。单书记见我那副惊讶的样子对我说:“现在,村里有3户村民用电脑上网炒股票呢!”这时候,崔根义大爷说:“是啊,在04年的时候就有村民在家上网了,哈哈。”邢瑜姐笑着说:“是用电话拨号上网的。”单书记说:“是啊,我记得咱们村的第一部电话是在87年出现的啊!”

我小时候见过的第一部电话是转盘式的,于是就问:“是有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孔按照顺时针方向拨的电话吧?”单书记笑着说:“是啊,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转盘电话。在电影里你应该见过手摇的电话吧?手摇的电话呢是打电话的一方先拨到中转服务台然后由服务台为你转接到想要接通的单位,麻烦啊,还浪费不少时间。还是转盘电话好啊,节省了不少时间,拨号时候有‘哗啦哗啦’的声音。”

在手摇式向转盘式转变的这一过程背后,更是由人工式向自动化的一个飞跃性发展,可以说,转盘式电话更深一层意义便是现代通信网络的真正开始。想到这里,我问:“书记,咱们村什么时候有人用BB机?”单书记思忖了一下,说:“BB机在城里出现是93年啊,村里并没有普及,在94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按键式的电话机了,由于信号的原因,98年以后信号畅通了电话逐步走进村民的家庭,到了2000年的时候,就是咱们村的安装电话的高峰了,几乎家家有电话。”韩福全大爷说:“那时候的电话就不只是一种形式的按键了,各式各样的电话,记得那时候电话号码还只是5位数字呢。”

转盘式电话机发展到从机关部门到寻常百姓家的时代开始慢慢暴露出自己的设计弊端,由于内部结构缺乏陷导致其在长时间使用后经常会出现错号现象。按键式结构的出现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节约了有限的通信网络,迎合了市场的需要,这也是按键式电话机能够在今天依旧是主流电话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崔根义大爷接着说:“以前啊,看到谁家有一台收音机那羡慕得不得了啊,‘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后来村里广播通知也用上了大喇叭,现在,在家里不论什么时候打个电话就能通知了,村民都有电话了,也有手机了啊!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移动通信产品也开始慢慢走到了百姓的身边,基于移动电话的设计理念,固定电话机也开始逐步的进入无绳时代。

看着办公桌上的步步高无绳电话,刚才的谈话还在我的耳边萦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这30年来,农村的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享受到了政策和发展建设的实惠,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文明进步和谐。

大连市金州区亮甲店街道红亮村书记助理 傅瑶琴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