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东方时空》栏目在前天曾播出了《19岁女大学生村官执政记》的故事,视频地址是: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5054884673135
说真的,看完这个栏目,我感触颇深。一个十九岁的女村官就那样热情洋溢地上岗了,她的如火热情给那个清寂的小村落带来了几多热闹,与此同时,因为这事还算“稀罕”,在全国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我个人觉得吧,“大学生村干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争议是有,但我们已经走出了勇于探索的路子,中国广大的农村是需要“大学生村干部”的,可能新鲜的“大学生村干部”行走在山乡村野的时候,因为陌生,因为不适应,因为能力,因为所学专业与现实农村不合拍等诸多原因而做不出什么让村民如愿的大事,但至少,“大学生村干部”的到来会刺激村务的逐步规范,会给村里的发展带来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景象,我想这一些可喜的细小的变化不仅仅会体现在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的变化上,更重要的是改变在村民的观念的变化上。就像我吧,我是多么想把我们村的路铺上漂亮的水泥路,装上明亮的路灯,建成村里的文化广场,村民不再去喝污染水而是喝上放心的“安全饮用水”,但,我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就只能“束手就擒”吗?悲观无用,失望无用,要想干点什么,不是沉醉在这些“丰功伟业”里,而是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小事,于是,组织村民跳舞,创办《尹庄科技》,成立"尹庄村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我做得很用心,不也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了吗?不也得到了村民的拥戴和称赞了吗?物质生产对我来说的确是弱项,精神文明建设就要扎实跟上。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哪个大学生村干部,都不能过于急躁,大事可能做不了,就先做小事吧。关于新闻中的主人公白一彤,她的所谓抱负是远大的,但现实确实是有些残酷的,每走一步都是需要脚踏实地地付出,我真诚希望她能顶得住压力,纵然她的雄伟抱负未必能最终实现,但我觉得尽心就好,力所能及,身体力行,尽心竭力,我认为她这样就已经是交上了圆满的答卷,给自己,给村民。
媒体链接:19岁女村官回应傀儡质疑:能造福百姓最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17:46 央视《东方时空》
19岁的陕西女孩白一彤虽然还在上大学,却在一个月前被一个贫困村选为村主任,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大学在校生怎么就能当上村主任,她为什么放着学业却要去当村主任呢,她的工作和学习有了矛盾该怎么处理,还有这么一个涉世浅显的女大学生,如何有能力去应付一个贫困村的复杂工作呢?现在这位19岁的女村官已经上任一个月的时间了,她的工作开展的情况又如何呢?
选举权风波
19岁的村主任白一彤,这些天她一直都在山上指挥修路。
记 者:为什么要修这条路?
白一彤:主要是为了便于生产嘛,到山上来有一些枣树,或者是种一些地什么的方便一些,便于生产车上来。
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紧临黄河,属于陕北的黄土高原地带,农民以窑洞为住房,以枣树为主要收入来源。白一彤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张罗修这条环山路,为了保证村民上山收枣方便。
这个是宣传车是白一彤上任后组建的,为的是给干活村民们鼓劲,白一彤从小家境优越,虽然出生于这个村,但还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她就随父母到了城里生活。目前白一彤是陕西安康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去年年底,她和父亲决定要回村竞选村主任。当时,这个想法遭到了镇里有关领导的置疑。
清涧县镇长郝世熊:又是在校大学生,上学时候你户口迁走了,没有户口你就没有选举权,你是一个选民不是?
白一彤:我这个户口我爷爷给我,我生出来几个月大的时候我爷爷给我上的户口我才走的。就是说城里边那个户口就是为了上学买的。
白一彤原名白婀娜,户口就在高杰村,随父母进城上学以后,为了在城里上学,父母又给她买了一个城里户口,改名叫白一彤。
郝世熊:如果是上好户口,既有农业户口又有非农业户口,那么只有按农业户口才行,是这样的。
白一彤当选村主任后,市里和省里也都曾前来调查此事,结论是此次竞选的程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白一彤当选村主任的结果是合法有效的。因此从1月14竞选结束开始,白一彤这个年仅19岁的大二女生就正式成为高杰村的村主任。高杰村人口有一千二百多人,曾经有先进第一村的美誉。村里人的主要收入靠山上的枣树和外出打工,好的年景,年人均农业收入达七百元,差的年景则不足一百元。
白一彤为什么要当村官?
到2008年底,高杰村三年一次的村主任换届选举开始了,可是人人没想到的是连续四次选举都因为候选人的选票没有过半而失败。
高杰村选举委员会主任白福周:因为他们几个原来在村里边,村民是比较了解的,说明各有各的观点,这个你谁安排不了,谁也支持不了谁,这次主要是个人的意愿。
白福周是高杰村选举委员会主任,在他看来,前四次的候选人无论从年龄、威望,能力等各方面都实力相当,因此也各自有一部分村民支持,这就造成没有任何一个候选人能够获得过半数的选票,按照选举条例,获得票数没有过半不能产生村主任,第四次选举失败后,消息传到了白一彤的父亲白延林的耳朵里。
白延林:第四次选举失败以后,我感到非常痛心,在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村庄,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我们从这儿长大,你争我斗可怜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我们家乡现在已经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白延林曾经在镇里当过武装部的干部,后来曾经在清涧城和榆林市工作,现在他在西安一家杂志社当记者,一家人都在西安定居,在乡亲们看来,白延林算是从村子里走出来的成功人士。他在榆林、西安、北京都有房子,他的手机号码和车牌号末尾都是五个8,还认识不少外面的大老板,白延林说让女儿白一彤竞选村主任是他最先想出来的,当时白一彤还不太愿意。
白一彤:因为毕竟我的年龄也小,没经历过这些事,但是他当时好说歹说的,软磨硬泡的必须让我回来。
白一彤说竞选之前她只回过两次村子,一次是7、8岁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去年祖母的葬礼。十年间,杰出村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和发展,这样的贫穷和落后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父亲游说她去竞选村主任的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是发展的困难。
白一彤:我想这么穷的村子我该怎么发展,尤其是交通非常的不便利,我要造血的话那很难的。
最终打消了白一彤这些顾虑的是她的父亲白延林,白延林承诺,将用整个家族的力量去帮助白一彤完成她的发展目标。白一彤的家族在高杰村很有名望,白一彤的爷爷曾经当过乡长和县农业局副局长,他的大伯在榆林市公安局工作,二伯在县城开了一家红枣加工厂,资产有上千万。
记 者:那你不担心会影响白一彤的学业吗?
白延林:我觉得前途都无所谓,你谈什么学业。
记 者:为什么您会对自己的女儿的前途觉得无所谓?
白延林:那我一生中专毕业,我也生活过得挺好,我西安也有房,榆林也有房,北京也有房。
白延林说他并不担心女儿的学业受到影响,即使没有大学毕业证也没有关系,他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养活女儿,因为他自己也经营一些生意,家产颇丰,白一彤当村主任年薪只有一千多块钱,远远不能够养活自己,白延林说他会在经济上全力支持女儿。
白一彤读的是专科,还有一年就毕业了,她说如果村里的工作离不开她,她就向学校请假在村里自学,期末回学校参加考试。
村民为何如此信任白一彤?
在竞选当天,白一彤高票当选,461名选民中,有450票投给了白一彤,使之前四次选举都无一人跳出过半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白延林专门为白一彤这次竞选而设计印刷的宣传手册上,有白一彤的照片,以及白一彤爷爷奶奶的合影,还有白延林外公的照片,白延林说这几位老人都曾经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把他们的照片放上去有助于大家对白一彤产生好感。
白延林:要不然不认识她,说这是谁的孙子,好多老年人和我父母,和我的姥姥爷都有感情,所以把他们三个的照片都放在上面。
记 者:会不会觉得不是凭我个人本事选上的,是靠我家族的威望才选上的?
白一彤:我觉得不管靠什么样的方式和渠道,只要不贿选,不违法,什么样的渠道让我被选上来,可以去造福百姓就行了。
白一彤的竞选宣言名字叫做《打造黄河岸边第一村》,在宣言中白一彤有十条承诺,包括春节前给每家每户发放一千斤煤,给村里盖上统一规模的三层小洋楼,让家家户户都能够集中供暖,用上自来水,给村里建一条环山公路,发展红枣加工厂,发展村里的医疗教育事业等。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