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祖国和人民贡献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他所掌握知识的多少,更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人才,越能锻炼人的成长,越能给有志者以广阔的事业天地。因此,无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选择比较艰苦、人才也相对缺少的农村地区去工作,将更加容易得到更为持久的锻炼和提高。爱我中华,追求真理;服务三农,承担责任。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所在,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希望所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我当义无反顾,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人生的壮美篇章。但是很多大学生对农村很陌生,甚至不了解农村。当他们面对农村的工作环境时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对农村的艰苦条件认识也不充分。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去适应。积极的去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去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当然我们也要多思考这么样做好农村工作。深入农村中得到村民们的信任和支持。
首先必须勤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更好地搞好农村工作,切切实实担负起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其次勤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何种方法去解决,需要我们勤思考,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利益,坚持群众至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三,勤服务。平常我们在走访群众中,对群众的困难,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只要群众有要求,都要及时的想办法给予帮助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及时把问题反映给上级党委,由党委政府进行协调解决。
第二点就是要做实事不夸夸奇谈,只讲虚的。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围绕“实”字做文章。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着力改变农村面貌落后、产业落后、农民弱势的局面,通过多方面的的途径帮助村民了解各种农业信息,运用自己所学的一系列知识帮助村民发展农业为主的经济,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实现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民增收有新举措,农业增效有新亮点。带领村民发展高效农业。不断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帮助村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化解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基层工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发展的关键,农业需要科技,农民需要知识。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村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你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手段帮助村民来学习各种农业知识、文化知识。树立起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展望,让村民充满朝气走进新时代,全村上下形成了学科技、促生产的和谐向上新局面。
第三点就是融入农村,做农民朋友的贴心人。处在农村第一线,建立深化民情日记制度,“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富、聚百家心、办百家事”。协助村两委为村民解疑释难,宣传政策,接待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共同商议、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利用村民农闲时间组织各种活动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如组织各种歌咏比赛、播放一些爱国主义的电影,让村民们不在沉迷于一些****等不良嗜好。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多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我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不浮躁、不做假,不“做秀”,不急功近利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我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农村工作、生活的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广大高校毕业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是大有可为的。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研读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学习,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学生去参与、去实践,农村基层也是大学生发挥作用、施展才华、作出贡献的广阔天地。我以己之所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努力开拓工作思路,再接再厉,不辱使命,用更为出色的工作业绩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