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春晓》这部电影,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了两年前。那时刚毕业的我跟影片男主角张一凡一样由于找不到好的工作而选择了到农村工作,那时的我们有朝气、有****,但是很稚嫩,没有社会经验,想法总是那么天真。
影片中张一凡的经历,让同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感到如此的亲切,这不就是在讲我们的生活么?在普通农村的凡人小事,展现了我们大学生从适应农村生活与工作到游刃有余,从自我、忘我到本我的心灵蜕变过程,从而勾勒出一个大学生“村官”的群众形象,也充分展现了都市年轻人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当然从影片中我们也看到张一凡跟我们有着同样的困惑,也就是习近平副主席最近提出的如何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作为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下手: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
“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最根本的就是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为人民选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下基层服务。要在尊重大学生意愿、择优选拔的基础上,注意选拔那些本乡本土的大学生和愿意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要结合“大学生村干部”虽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但社会实践比较少的实际,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和培养。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后续保障制度
1、针对“大学生村官”这个特殊群体,建立正常的“大学生村官”晋升及收入增长机制。2、要努力解决好承诺兑现问题。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的细则出台及创业资金扶持等。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帮扶引导制度
“大学生村官”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创业又缺少资金。为此,可建立村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县市区直局委帮扶和联系的“三帮一联”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关部门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对“大学生村官”创建项目的帮扶,政府部门在政策上要给予优惠,金融部门在信贷资金上要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尽早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能人。
四、建立健全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监督制度
由于当前各地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时间都不长,理论、制度方面缺乏保障,对“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岗位中干得怎么样、群众满不满意等一些具体工作的评价还缺乏科学评估标准。因此,可尝试建立系统的“大学生村官”监督评价体系,以监督、规范、指导、评估“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实践工作。针对当前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分期评估,循序渐进。大学生融入到基层实践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在其工作的适应期、成熟期及其发展期进行相应的效绩评价。二是注重过程,加强监督。既要重视对政绩结果的结论性评价,更要重视日常工作过程的监督,对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或错误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三是综合评价,客观透明。每年度由上级党委、村级“两委”、当地群众共同对其进行考评,并公开考评结果、建立业绩档案。要通过综合评价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要注重对考评结果的运用,保证奖罚分明、公正合理。要注意紧密联系评价的结果。对每位“大学生村官”实行“分类晋档,勤绩联酬”,实现业绩与待遇挂钩。要把激励、退出机制结合起来,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实行发展党员优先、选用支书优先、推荐“荣誉”优先等;对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组织考察确认,予以淘汰退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