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保证,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支柱,也是增强农村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俗话说“有钱才能办事”,要改变农民生存的现状,完善村公共服务设施,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这就要求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而目前制约我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因素有:
一是村集体经济的来源不多。村原有的集体资产数量不多,规模不大。随着村办企业的消失,村原有的氟矿场关闭,村集体机动地的不复存在。村集体收入仅仅依靠几间集体用房的租金收入,除了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再有就是依靠一些项目获得补助资金。
二是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觉为闭塞,不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先天条件。村内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或经商,且人均山林耕地面积少,村民收入基本依靠毛竹、笋、茶叶等传统农业收入。村内只有几家家庭作坊式的小汽配厂,村集体无法向企业获得集资。
三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氛围不浓。村干部是有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家底薄、条件差、可利用资源少,对发展集体经济往往缺乏信心,不能寻找本村优势,挖掘当地潜力。
因地制宜,探索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发展村集体经济因结合本村实际,利用村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利用村闲置土地,盘活土地存量,发展集约农业。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但荒置土地较多,不适合分散经营,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流转,由村能有种植意向的能人承包,建设温室大棚,发展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也可利用闲置荒山或竹林由村民承包养殖土鸡。2、由“输血”变为“造血”。通过镇政府担保获得信贷资金建造村级笋加工厂。利用村盛产毛笋,且质量较好,销售有保障的优势。经营水煮笋或笋干菜加工,也可尝试笋制品的深加工,提高笋产品的附加植。既能解决周边村民卖笋问题,也能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3、深入挖掘项目资金。利用党的各项支农惠弄政策,结合本村实际,争取可行性项目资金,如引进毛竹山喷滴灌技术,利用典型示范的方法,由村干部或竹山面积较大的党员带头使用喷滴灌技术,积极引导村民使用该项技术,不仅能获得项目扶持资金,也能提高夏季鞭笋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