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上任后在村组干部的帮助下,我走访了每户村民,了解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我们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76户,671人。占地460亩,其中耕地88亩,经济作物地116亩,森林200余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小型加工业为辅的小山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和经商。在我空闲的时候会去村里那些家庭条件十分贫困的五保户和残疾人家里,帮他们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为他们争取属于他们的权益,例如一些困难补助和生活物质。
水资源是我村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在我刚到村里的时候第五组的村民依然是靠肩担手提来解决饮水问题。为此,经村委会研究后找到水利部门为第五组的村民提出了建立水塔的申请,于2008年12月份筹集资金四万余元,为第五组村民建立了两个小型水塔,使他们在家就能用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另外村里的河道治理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村民们,村委会一定会竭尽全力给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去年十二月份,按市纪委的要求,各乡镇对村级财务实行“村财民理乡监管”。我利用所学的会计专业,将村里积压了好几年的糊涂帐一一结算清楚,并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得到了村民和镇领导的好评。
虽然自己的付出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认可,也让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但农村基层工作充满了坎坷,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计划生育工作。它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村以来,计育专干带我查看计划生育工作的台帐,摸底子,完善了基础工作,参加了省,娄底的计划生育迎检工作,镇计划生育的集中行动,让我对计划生育这一国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现在从写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到发放妇检通知单督促育龄妇女参加妇检,劝说陪同“四术对象”到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手术,这些工作我都能独立完成好了。由于农村封建残余思想,一些村民对计划生育还不了解,对我们的工作非常不配合,导致一些工作难以顺利完成。记得有一次,我跟驻村干部到一个四十岁的结扎对象家去督促她手术,由于她是一个扎而复生的对象,所以非常反抗我们的到访,情绪异常激动,不等我们说明来意就开始破口大骂,引来很多村民围观。我很轻声的跟她说了句:“张姨,这个季度您是结扎···”还没等我说完,她便把矛头指向我,破口大骂,言语不堪入耳,我很委屈的强忍着眼泪,驻村干部见此情形带我先离开了,回到办公室,眼泪终于忍不住,哗的流了下来。驻村干部跟我说,农村工作是会听一些脏话丑话受一些委屈的,因为农民素质低下,我们不能跟他们去争吵,只能慢慢地通过行动去感化他们。于是第二天我们又去了,又被骂了,接着第三天···终于在第六天我们说服了她跟我们一起去了计划生育服务站做了结扎手术。手术前后我都一直陪在她身边,搀扶她进病房给她拿药、端水,还买了一些水果给她。让她体会到了温馨的计生服务,她非常感动,也很内疚,接连说了好几句:“小刘,真对不起啊!”我笑着说没关系的。现在每次碰面她都会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偶尔还会给我送些新鲜蔬菜。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农民尽管文化水平不高,素质偏低,但他们内心是很淳朴的,只要真心的对他们好,总有一天会得到他们的理解。
除了计划生育这个难题,还有令人棘手的是处理村民的的矛盾纠纷,有时候原本很小的一件事情却因双方互不忍让而加大矛盾。刚开始村主任去处理矛盾时都不愿意带上我,怕我这个大学生面对激烈的争吵场面会害怕不适应。后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还是允许我在一旁听,慢慢地听多了我也悟出一些处理矛盾纠纷的方法:首先在解决矛盾纠纷之前,应该摸清发生纠纷之间的双方的关系;其次认清关键人,有些矛盾看起来尖锐的不可收拾,但事情的背后有着“
平时,我会尽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支农、富农的相关政策。其中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得知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出台后,我到市里咨询了国家指定的经销门店,他们的产品以及价格,带着在网上下载的宣传资料到每家每户宣传,介绍各种可以获得补贴的家电、在我市指定经销的门店、购买时应注意识别家电下乡产品标识以及购买之后应携带的哪些证件发票到财政所获得补贴等问题。
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干部应该能想群众所想着,急群众之所急,而支农富民重在于“造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沿海大量工厂倒闭,从去年十二月开始,我们村在沿海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了。由于是农闲季节,村民一时间又很难找到新的工作,每天都是三五个聚在一起打牌消遣,我跟村干部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听说镇里准备举办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我跟村主任挨家挨户的询问登记他们曾经在工厂干的工作,特长,介绍镇里的培训班,组织了部分村民参加了计算机,养殖,电工等培训班。2月12日,我市劳动局举办了针对返乡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我将这个通知传达到了每家每户。当天早上七点,我跟村支书带着我们村三十多个返乡农民工早早地来到了招聘现场,我根据他们的特长及以前干过的工作向招聘单位积极推荐。村民胡四林曾经是东莞某厂子的钳工,技术精湛,但人非常内向老实不言语,拿着简历站在一旁四处张望就是不敢主动去咨询。我走到他面前问他有没有看中的岗位,他说看好了三一公司的钳工,我陪他一起到三一公司的招聘台,向招聘人员介绍他的工作经历。工作人员看了他的简历后比较满意,当即决定让他第二天到公司去实践操作,现在他已经在三一公司工作两个多月了。在当天的招聘会上我们村有十多个村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难题,要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致富农村,仅靠单纯的农业生产是不行的。我村地处城郊,地理上有很大优势,要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生猪产业,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全村的经济收入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早日富裕的愿望。
1、政治理论知识、农村科学知识和农村实践经验不足。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虚心向村领导学习,向书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水平,不断提高自己处理事情和随机应变的工作能力,全身心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力求做到领导和群众的满意。
2、在实际工作中按部就班实施较多,创新能力不足。今后我要从建设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处着眼,以一个大学生的敏锐视角,不断创新,以创新的精神继续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强化为人民服务意识,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工作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让我们用先进的文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大力弘扬公民道德规范、宣传普及树立科学文明新风尚,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科技知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进一步形成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
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不仅要增进村领导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要为村领导出谋划策,把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有需要的地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