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2008年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欢送暨表彰大会,届时,北京市已有8136名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基层任职,基本上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
2008年7月,四川省决定面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至2008年毕业的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公开选拔1.2万大学生到村任职。四川省还规定,在参与“5.1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表现突出的大学毕业生,可优先选聘;对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获得县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可免笔试和面试。
2008年9月4日**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下达关于2008年度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各地管好用好到村任职大学生财政补助。
2008年9月15日,河南农业大学二号楼报告厅内,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的60名新生正在上开学第一课。高校专业设置紧跟时代步伐,这是高校设置的首个 “村官”专业。
2008年10月9-12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六条明确指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一项举措。
2008年10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向大学生村官表示,三十多年前,他也是一名“村官”,并将之视为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同时鼓励大学生‘村官’们要珍惜现在的机会,不断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与素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2008年10月27日,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等联合发起的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揭晓。
2008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称赞十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要求有关部门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对他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进行研究。
2008年12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各级**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2008年12月25日至27日,2008年广播电视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教学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和交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分析试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试点教学工作的思路及落实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2008年12月28日,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暨“大学生村官之歌”评选颁奖仪式今天上午在清华大学举行。
2009年1月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京召开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会上指出,高校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去,是成长成才的正确选择,希望广大大学生把理想付诸于行动,到农村基层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更好更快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09年1月19日“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京揭晓,并举行隆重颁奖晚会。山东省济南市吴家堡镇曹家圈村大学生村官孟帅当选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009年1月25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到江苏扬州仪征山区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官。他指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加强跟踪培养,完善政策措施,构建长效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使他们不仅下得去,而且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大学生村官要经得起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实践中茁壮成长。
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
2009年2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带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等多位中央领导在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和市长王鸿举的陪同下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他代表党中央向重庆所有工作在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亲切的问候。他强调了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重望,他要求大学生村官做一个“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
2009年3月3日到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两会的“村官”代表多数是当地乡村的致富带头人,他们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的经验,熟悉农村工作方法。对进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代表在欣喜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村官”有三个期盼,同时为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能够锻炼自己,造福乡村,提出了建议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