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农村人才(劳务)市场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09-10-28 14:38:1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姜楼镇已发展为滨州惠民县南部经济带典型代表,是全国闻名的绳网之都。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以安惠绳网集团为代表的绳网产业、以天禧牧业为代表的畜牧加工业、以大成钢铁为代表的重工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当地人才劳务市场的发展。笔者自089月入职以来,通过实践调研认真分析了当地的人才劳务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不甚成熟的些许建议。

2007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确定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滨州市委市政府也于近期制定实施 “科技兴滨”战略,委托当地高校制定了“服务滨州人才计划”;惠民县在全县范围内统计各乡镇农村实用人才,建立实用人才库……

国家、地方的这些政策措施都在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作为基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载体——农村人才(劳务)市场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农村人才开发的力度。

一、农村人才劳务市场的运行现状

姜楼镇当地的农村人才劳务市场发展速度很快,数量渐多,53个行政村中发展了30多个人才(劳务)市场,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势头。市场的发展运行,对于农闲时(一般为夏季和冬季)村民和人多地少转化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起到了转移消化作用;一定程度上服务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增加了农民的劳务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人力支持,特别是瓦工、木工等实用技术人才的劳务流动,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建设进程。

二、农村人才劳务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总的看来农村人才劳务市场的发展还是有限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人力智力支持力度。

1)劳务零散分布,数量多,规模较小

姜楼镇的53个行政村却有30多个人才劳务市场,平均每0.7个村就有一个,这种发展并非良性,在这些市场中大的五十平米左右,小的二、三十平米,真正形成规模的几乎没有。

2)劳务市场功能单一,管理无序

早上务工人员到达市场,有用工的一哄而上,双方口头约定价格。市场对于用工人员收取一定费用后,市场功能到此结束。这种功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中介,甚至连简单的培训、登记程序都没用,更没有签用工协议合同

3)大多为个体经营,无证经营,存在着潜在的隐患

所有的市场几乎全是交通位置较好的、在经营者自家门外的有限空地上经营的,个体经营,收费无收据,用工无协议(多为口头)。一方面,务工人员集中的市场很容易堵塞道路影响交通存在交通隐患;另一方面市场经营不正规,不符合程序、存在劳资纠纷隐患。

4)实用人才多外出打工,对地方缺乏贡献力

在所有务工人员中,95%为纯体力劳动者,真正的实用技术人员都未通过劳务市场就被外地、市的用工单位挖走。据统计,全镇约有实用人才(有一技之长)200多个。实用人才被哄抢一方面说明了实用人才的稀缺,但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地劳务市场功能单一发展的畸形,缺乏对当地经济的实际贡献力。

(二)原因分析

对于以上出现的实际问题,原因如下: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