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村官”生活因大建设而精彩
时间:2009-10-29 14:11:2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早晨6点多钟,家住双岗附近的李多举从家出发,每天他要转乘2次以上的车到烟墩镇上班。2006年11月,从区建设局市政科到烟墩镇史岗村挂职“第一书记”,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角色转换,却让李多举的生活异常忙碌起来。
史岗村地处滨湖新区,东与义城镇接攘,南至巢湖北岸,西到徽州大道,北连滨湖新区拓展区,全村辖16个村民组,占地近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3100人,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上任伊始的李多举为了改变全村的面貌,先后争取镇政府4万元资金对全村道路、村电灌站进行维护。又争取区建设局支持,投入3.5万元用于党建建设和农村道路养护。同时,李多举着手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听说金龙架业董事长徐圣金多年来积极支持史岗村经济发展,并主动组织村民外出务工。李多举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发展他为预备党员。为实现农村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他在村里设立水利设施维护等6个岗位,并确定6名党员负责。说起自己的挂职生活的感受,他说,“大建设大拆迁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6月初,滨湖新区临湖区、拓展区在史岗村拆迁征地,此次拆迁涉及到该村3050亩的土地交地任务、1800人480余拆迁户。如何保证这一块拆迁征地工作顺利进行?李多举和村两委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早在去年滨湖新区核心区拆迁开始,他们就把相关的政策在村务公开栏公开,让群众亲自感受拆迁就在身边。接着,他们召开两委会,统一班子思想认识。当时,该村党副书记胡召龙带头拆迁,给周围拆迁户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有些拆迁户是很苦的”,李多举感慨地说。常怀爱民之心的李多举尤其关注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的拆迁工作。80多岁的王来仓是该村的贫困老党员。拆迁期间,他恰逢重病住进了医院,因为经济窘迫,他打算放弃治疗。了解情况后,李多举和村两委商讨,决定由村暂时预借5000元钱,帮他代缴医药费渡过难关。感动之余,老党员王来仓主动拆掉了自己的房子。此次拆迁对党员陶梅来说也是困难重重。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个带着孩子和年迈瘫痪的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为了找房子,她骑着自行车在烟墩义城跑了3天,最后终于在义城租到了两间低矮的小屋。考虑到她的经济困难,李多举为她先垫付了5000元的房租,陶梅第二天就搬了家。
在史岗村,村民拆迁遇到事都来找“第一书记”。“他不仅懂政策,还能为我们百姓争取利益”,该村沈章来如是说。作为来自区建设局的干部,李多举对于拆迁政策非常了解,算得上专家。该村二队的沈章来因为人户分离,不想搬家,李多举多次上门做解释工作,“李书记来自区建设局,我信任他”,沈章来欣然自拆。因为多方努力配合,史岗村拆迁进展顺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该村完成3050亩的交地任务,拆迁房屋面积9万平方米,迁坟1400余座。“是群众的无私支持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村官的价值。”李多举笑着说。
袁中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