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l1月下旬,江津先锋镇绣庄村办公室,一位眉清目秀的马尾辫姑娘坐在笔记本电脑前神情专注,双手在健盘上“龙飞凤舞”,鼠标在屏幕上来回移动,“噼噼啪啪”的击键声让人吃惊。
她叫李丽莎,是被绣庄村“抢”来的“村官”。22岁的她是重庆南岸人,今年从云南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分配到先锋镇工作。
先锋镇是中国花椒之乡,共18个村居、66521人,年销售花椒近4万吨2.6个亿,去年人均纯收入达3250元,截至今年11月人均增净280元。为了促使村干部队伍由“大老粗”型向知识型转变,该镇于8月份通过组织程序,选出2名新公务员和5名后备干部到村任职,并组织了双向“招聘”会。
“招聘”会上,学电脑的李丽莎被绣庄村“抢”来任副书记,负责花椒市场的规范和网上交易。该村是花椒大村,其花椒产量占全镇的50%以上。急需规范花椒市场,网上销售,拓展国际市场。由于名额有限,在“招聘”会上空手而归的村居还就此“不公正”反映到了相关部门。并计划在下一年多“抢”几个作补偿。
刚到村里,听到最多的是风凉话:“哼,学生派头,有啥名堂!”上任后,她以学生的姿态走村串户、向老干部、老党员请教,深入了解。同班子融为一体,和群众打成一片。短短数月,李丽莎就协助村两委规范了位于杨家店的花椒市场,通过花椒协会带领村民树立起了品牌意识,对上品九叶椒、下品狗屎椒等品种分门别类,对前来购买的商人明码实价,以比较的方式树立诚信、维护品牌。8月份,四川等地的客商们从网上看到花椒信息,纷纷开着大货车前来收购花椒。该村日销售近10吨,日销售额近7万元。截至11月,村民人均收入净增320元.实实在在地为1600多户4006名村民上了一堂“市场信息致富课”。
“大学生”“操村务”为村民致富注入“助推器”,这样的新鲜事如今在江津也不再稀罕。今年11月下旬,江津27个镇街中又有1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被村居抢去“上班”,他们中90%以上是大学生,在村居任书记、副书记或副主任、主任助理、调解主任等。其中几江达到了11名,做到社区“一个也不少”,先锋已是第二年大规模实施,中山镇的陈国华连续第二年被贫困村白鸽村抢到手,德感东方红社区还用“选票”的形式海选出两名公务员竞选副主任。这是该市各镇继全市实施市级机关干部到镇街挂职,镇街干部到市级机关上挂外的又一创举。
时下,这批“村官”正活跃在田间地头、互联网络,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节水浇灌、反季节种植、畜牧养殖、上网销售等,农民们从这些新的“村官”身上偿到了知识致富、技术致富、信息致富的甜头。
当谈到村里的下一步计划时,任海建依然是憨厚一笑。他说,等村里真正有钱了,他希望把进村的2公里机耕路的路况改善一下,这对村民们的致富非常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