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飞雪日惦记“老村官”新农村待有为新村官
时间:2009-10-29 14:12:5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大年初九,一场企盼已久的瑞雪降临北京。临窗凭眺漫天飞舞的雪花,忽然想起30多年前曾在那里“插队落户”的辽宁省二道湾子乡大北沟村,不知这场好雪是否也给这个贫瘠苦旱的山区带来福祉。于是,忍不住给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挂了一个长途电话。
村支书名叫卜祥玉,已是73岁的老人了。他从20多岁开始当村支
部书记,年年连选连任,已经干了50多年。这样高龄的“村官”,在全国恐怕也是屈指可数。我记得,他家住在离村很远的山上,每天往返都要翻山越岭,常年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当年我曾写过一篇《风雪夜归人》,歌颂包括他在内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现在,这位为乡亲辛苦了一辈子、不久前又痛失爱子的老人境况如何,着实使人难以释怀。
电话打通了,接电话的却是他的老伴。她说:“咳,你兄弟一大早就下山去了,晚上才能回来。”等到傍晚,我再一次打去电话,他刚进家门。我略带埋怨地问他:“这么大年纪了,干嘛还这样拼命?”他忧心忡忡地告诉我,村里发生了疑似禽流感,正在紧急组织防治,“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点含糊不得,咱要不下山,谁负得起这责任?”
我默默地放下电话,思绪万千。远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却在想,此时此刻,全国广阔的农村里,不知有多少像卜祥玉那样的“村官”在四处奔忙。他们也许正在贫困户的炕头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也许正在研究如何把党中央关于“三农”的政策落到实处;也许正在筹划新的一年的发展大计;也许正在带领群众抗灾救灾……
“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村,是全国最小的行政单位;“村官”,是全国最小的“官儿”,可是他们每天想的、做的都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大事呵!他们是广大农民的主心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是党和国家赖以与全国9亿农民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他们不见得都能像华西村吴仁宝那样做出改天换地的业绩,但是,如果没有千千万万普普通通、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村官”,能有一个坚如磐石的稳定局面吗?
在和卜祥玉通话之后,我曾经怅然地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老一代“村官”的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村官”还能后继有人吗?正在沉思之际,随手翻翻当天收到的报纸,2月5日《北京晚报》的头版头条一道醒目的标题跳入眼帘:
“大学生今起报名当村官”
这条消息说,大学生当“村官”今起报名了。记者上午在位于德胜门西大街的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看到,来这里报名的大学生还真不少,而现场的咨询电话更是热得烫手,从来没有断过。消息还说,来报名大学生中有不少人希望自己学到的专业能在农村工作中进行实践。
看来,我是杞人忧天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永远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问题是除了“月薪2000元”和“非北京生源连续两年合格可转为京籍”的鼓励政策外,还需要向他们多讲点传统,多讲点榜样,多讲点人生价值。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