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4日 晴
感悟:农民不容易。
来到农村,接触农村,对我震撼很大,我真真正正的体会到农民的不容易。在东徐拆迁的过程中,我跟着片长和评估公司的到地里去量地,很多农民都在棚里干活,棚头挂着他们中午的干粮,就是几个干馒头,一块疙瘩咸菜。在拆棚的逐户动员过程中,很多农民舍不得自己种了几辈子的土地,一个叫王元祥的抗美援朝老革命掉了泪。在拆迁的过程中,我帮社区西边的王宾一家抢收辣椒,我仅仅帮着摘了一个棚的辣椒,我就热得满头大汗,腰弯的直不起来了。由此可以想象农民每天都在棚里,弯腰、下蹲,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也说明我这种刚刚毕业的学生,还需要在农村好好锻炼,要把自己当成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一分子,既要当“村官”,更要当村民。不仅要把村官当职业来干,更要当事业来干。
我对自己说:加油!
2009年9月7日 小到中雨
感悟:农村工作不容易。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确不容易。但是,农村干部做农村工作更是不容易。东徐拆迁的时候,去量地,正赶上秋老虎,大太阳底下,片长和村干部,谁也没说一声热。以前出门就打伞的我,任自己在太阳下暴晒也没觉得苦。拆迁前,和农民到地里核实地表的种植作物情况,下着大雨,我穿着高跟鞋,跟着片长,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泥里,开始还提提裤子,后来裤子都成泥的了。我以为可以在棚里躲躲雨,但是,城关、评估公司的人还有急事,我们八九个人都成了落汤鸡。由此我知道了,农村工作不需要太阳伞,更不需要高跟鞋,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能够甩开膀子给农民做点实事的自己人。也因为这些,我逐渐的融入了农村工作。
相比城市,农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村没有霓红灯、没有购物广场,没有城市的热闹与繁华,我们交往的是朴素无华的农民,面对的是一望无垠的农田,走的是崎岖泥泞小道。但是,我们热爱这份工作,我们无怨无悔。以己之苦,换人之乐,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力争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9年9月30日 晴
感悟:村官做农村工作不容易。
我们刚刚毕业,只是手里捧着学校里的书本知识,农村工作的现实需要我们不仅仅是到农村想干事,更要能干事,并能干成事。农民利益无小事,但是,如何作通农民工作,让农民舍小利逐大利,服从本村和社区的统筹规划,非常重要。农民不是不讲理,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农村工作时,给农民讲清近期与远期,讲明国家政策和街道的规划。对待农民,一要尊重,二要理解,三要沟通,四要帮助,做到以德服人。
在农村,对群众开展工作切忌长篇大论、言之无物。但我们这些 “书生们”,碰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会将这些禁忌忘到脑后,喜欢滔滔不绝,舞文弄墨,炫耀一番文采。结果往往吃力不讨好,因为老百姓对这些长篇大论不感兴趣,他们最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刚到西徐,大家都问片长他们,我是谁,听说我是研究生村官,他们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我,觉得我就是来镀镀金的,但是,我却用我的实际让他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我每天比片子他们早半个小时来到社区,把社区的卫生打扫好。我利用拆迁、计划生育等机会到农民家里了解情况,和他们聊天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认识我,并在与他们一起抬棚里摘辣椒、到家里了解党员情况的过程中,让他们认可我。社区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我进一步了解,我也需要时间让农民来认可我。要做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
大学生村干部都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乐于奉献的品格,对待任何工作都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脚踏实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实际工作中动真格、动真情、动真招,努力做到解民忧、顺民意、帮民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在工作中实践“5+2”、“白+黑”,打头阵,挑大梁,攻难关,攀高峰。
光荣与使命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希望扎扎实实的干点实事,让我们与农民一起,共同建设新农村,共同见证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