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多亏了王科长呀,是他给我们带来了优质稻种和栽培技术,是他给了我们村民种粮的信心,我们不知该如何感谢他呢……”日前,笔者下乡到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优质稻种植基地采访时,一位当地的村民面对笔者,高兴地夸奖着驻他们村的指导员兼宣讲队员——王伊永。
王伊永,是玉林市农科所机关事务科副科长、助理农艺师。今年被选派到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同时兼任玉林市选派到北流市深入农村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活动工作队员。作为一名来自农业部门的技术干部,他惦量着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心里暗地想:我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履行自身职责,通过深入农村开展宣讲活动,让中央和自治区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广大农村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打下基础。”于是,他凭着一名农技干部的工作经验和政治敏锐性,与其他队员一起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进行调查研究。
近几年,农民普遍反映种粮累又不赚钱,有些人干脆把水田改为果园,或种上其他的经济作物。但在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却是另一番风景:这里的农民愿意种粮也喜欢种粮。问其原由,种植玉林市农科所最新研究推出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玉晚占”也能致富。
近年来,玉林市农业科所立足于科技创新,围绕粮食增长、农民增收目标,发挥农业科研院所之优势,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针对才旺村多年来大面积种植杂优水稻的传统优势,今年在深入农村一线工作过程中,经王伊永协调争取,玉林农科所派出农业专家、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农技培训班的形式来指导群众,为才旺村农民朋友送技术、送信息、发放有关水稻“玉晚占”栽培技资料5000多份,1000多名当地村民受益。
北流市民安镇才旺村共有8000多人,水田4800多亩,是水稻高产区。为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早在2007年,玉林市农科所为才旺村制定并协助实施引进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玉晚占”生产计划,引种面积达4000多亩。为做好优质水稻生产技术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玉林农科所派出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从播种育秧到大田施肥、除虫防病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新技术的实施,由于“玉晚占”品质优,在市场卖价比普通品种高3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今年早造,王伊永在该村原有基础上加大了引种和推广力度,全村几乎全部都种上了“玉晚占”这个优质组合,加快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在该村生产上的转化,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推广种植,为加快推进北流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