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恰逢教师节之际,感谢教师;借此教师节之机,感恩“师傅”。
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学习知识,而今参加工作,我们是大学的毕业生,也是社会大学的新生,要放低身架,继续做一名学生。2016年我荣幸的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到洱源县邓川镇腾龙村任职,从此我有了“师傅”。
报到第二天,高书记就一个电话把我从睡梦中吓醒,说要下村。8点,高书记骑着摩托车带着我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腾龙村委会的7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坐落在哪个位置,村里的基本情况,他一一向我叙述,途中还带着我拜访了各村村长家,“认认门”。10点多,回到村委会他又细致地讲述村委会的日常工作以及当下的重点工作以及一些日常工作的处理方法,“熟悉熟悉”。然后让我有跟着杨副主任好好学习业务,在高书记这位“启蒙师傅”的带领下我有了“业务师傅”。扶贫工作、综合服务平台管理工作在“师傅”教授下入门、精进。
杜副书记有群众基础深厚、调解工作老练,来到腾龙他担任起了我的“授业师傅”。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中涉及征地、租地、占地恢复问题等群众意见大、矛盾冲突问题时,杜副书记就带着我到现场做群众工作,在工作中观察、学习、进步,直到能独当一面。
虽然在村官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困难,但其实我是幸运的,驻村的日子里村两委的“百事通”们带我很快的熟悉了村情民意。村里有擅长写作、下笔如有神的高文荣书记,有踏实肯干、基层经验丰富的杨丽萍副主任,有群众基础深厚、调解工作老练的杜副书记,有业务知识熟练、热枕扶贫以及“各显神通”为民服务的村两委成员们。他们对于初涉基层工作经验欠缺的我要么在“私相授受”要么在潜移默化中对我的成长添了一把肥、浇了一瓢水、锄了一次草。
当村官以来,前辈们教我做事,村民教我做人。村“三委”前辈处理村中事务的方法,那是常年累月积累出来的,学习他们那不计得失,放下身段、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哪怕不被理解也打掉牙齿往肚里咽的工作态度。村里百姓为人处世的道理,那是历经沧桑总结出来的,学习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乐天知命精神。
感谢村官工作中的“师傅们”让我融入基层!(作者系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腾龙村委会大学生村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