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交流
扶贫路上的“鞋底泥”
时间:2017-09-16 14:17:07来源:大学生村官网作者: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没有一丝要停的迹象,只见村主任急匆匆的跑到办公室说到“今天下午我们要将全村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情况明白卡以及脱贫退出明白卡发至各农户手中,这都一点多了,雨还没停,照这样下去,今天的工作怎么能完成”,这让我也不禁担心起来。好在没多久,雨渐渐小了下来,主任立刻招呼大家:“各小组,我们开始工作吧,大家拿着伞克服一下,注意安全,早点结束工作”。就这样,三个工作小组分别带上各组的建档立卡户花名册、帮扶情况明白卡、脱贫退出明白卡等资料立刻开始了入户工作。

  我被分配在第一工作小组,由主任带队负责1、2、3三个村民小组共21户建档立卡户,每到一户主任和队员都会向户主仔细讲解两份明白卡,明白卡上有各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帮扶情况、纳入建档立卡前情况、脱贫退出情况等信息,让每位农户都清楚自家情况。同时,主任再次向各贫困户讲解相关政策并鼓励各贫困户积极主动作为力争早日脱贫。在我们入户的过程中,村民都很热心,为我们搬来凳子,给我们摘来小院里种的水果,他们的贴心举动也让阴冷的雨天多了一丝温暖。我们就这样一户一户的走访,用心的讲解,终于在下午六点半全面完成了工作。天色渐晚,看着大家泥泞的鞋,满是泥土的裤腿,却没人有一句抱怨,大家都在为按时完成工作而高兴,我很受感动也倍受鼓舞,这或许就是广大工作在扶贫一线的工作队员的一个缩影吧。

  回到村委会,坐在办公室,回想着今天的点滴工作,不禁让我想到苏辙《上皇帝书》中写到的“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作为扶贫干部本该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实处,推己及人,与民同忧,设身处地为困难群众着想。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这样的现象:扶贫工作变成了一袋米,几桶油了事,在贫困户家里摆花架子,却不为困难群众想办法、出实招;入村扶贫喜欢兴师动众,大张声势,却席不暇暖就已拂袖而去,只求手机里有图、报道上有人、表彰上有名,对于百姓疾苦、困难问题,则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形式主义泛滥,扶贫没了“泥土味”自然难见实效,也辜负了百姓期盼。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放在整个社会,困难群众的比例可能不大,或许让我们少了切身的体会;但具体到贫困家庭,贫困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却是实实在在的困难,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也应当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所以,对于扶贫干部,最需要的就是解决好群众切身的困难。经过今天的工作,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精准扶贫的内涵,去民之患、察民之疾苦,精准施策解民之忧,让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作者为云南大理市海东镇文武村委会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