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喜看今日寺耳沟
时间:2009-10-29 13:49:1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梦想与现实,光荣与沧桑,村庄的重建,农民的转变,乡村秩序环绕经济体制的重构与转型,村官们实践和记录了这一切。他们是当今中国农村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群人”。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农村发展的脉络;在他们身上,也可以捕捉到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产业经营与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在他们身上,还可以预见到农村产业发展的某些趋势。 寺耳沟村位于汾河西岸,四面群山环抱,资源丰富。全村190户500多人,坡地550亩,林地面积330亩。寺耳沟村是东寨镇地质灾害治理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近年来,寺耳沟村两委班子,在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选进的带领下,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调查,求策于民,问计于众、密切联系群众,牢固树立“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服务原则,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为群众办实事。在移民拆迁、安置工作中,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与好评。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较1996年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2.5倍。 移民工程暖融融 未搬进新居之前,由于当地煤炭资源丰富,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当地地质灾害较为严重。为解决地质灾害高发地带老百姓的生活及人蓄饮水困难,2007年,在镇党委、镇政府及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寺耳沟村被确定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村。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帮扶下,先后完成558万元的移民工程。在公路旁修起了移民新村,对生活困难的家庭实施搬迁。2007年,镇党委、镇政府积极配合两委班子,多方努力,解决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与煤矿协商出资及村民自筹资金的问题。 同年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一期工程建二层楼房126间,5400平方米。2008年,二期工程建设二层楼房114间,5200平方米,附属工程下水管道铺设500多米,新盖厕所两处,修建护村坝180米,拆除村民旧房435间,共补偿拆迁费310万元,并将邻村宫家庄南的弃耕地征用并予以补偿。截止目前,全村集中搬迁123户,共搬迁400人,分散搬迁4083人,未搬迁27户56人,地质灾害治理区搬迁率达百分之百。如今,当人们走进寺耳沟移民新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建设规范的漂亮房屋,搬迁村民都住进了上下两层的小二楼,不仅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切实解决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村民住房困难。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几年来,王先进带领着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干部是寺耳沟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为了严格要求干部,他们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防腐倡廉;以“创新树旗、反腐倡廉”等活动为载体,全面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花好群众的每一分钱,办好群众的每一件事;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勤廉双述、一事一议,职务消费限额和经济责任审计,大额资金的使用报告、“预公开”等等制度,成立了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设立公示栏,做到了以科学的制度约束人,以规范的纪律管理人。村两委班子认真执行各种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凡是大的项目,都必须由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表决通过,方可执行。 经济要繁荣,群众要致富,这是时代的趋势。寺耳沟村的产业发展主要是以一产、二产为主,三产为辅,其中种植业收入16。5万元。养殖业10。5万元,工业收入42万元,运输业收入120万元,商贸业收入3万元。寺耳沟村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由村委每年出资5000元,为村民输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户每年发放100元的电费补助,每户村民每年享受6吨的取暖用碳,还对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40元的生活补贴。 一片深情寄新村 硬件上去了,软件业不能落后。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两委班子将计划在移民新村实施道路硬化500米;种植花草树木,全部安装路灯,以达到亮化、美化村民生活环境的目的;本着无臭、环抱、节约、卫生的原则,建设新型现代化厕所;下决心改造过去村民粗放式的畜牧养殖,大力推广科技含量高、成本低符合本村实际的环保型、节约型的养殖方式;将拆废旧房435间用于造地200多亩,打坝500多米,以增加农民用地;改造农村传统烧煤厨房,大力推广沼气技术,节约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并规划在移民新村新建标准化小海陆空一座;强化发送村卫生所的医疗环境与设备;在地质灾害治理回填土方完工后,村两委规划将在后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形成封闭式的管理,请有文化、懂专业的人才来村里指导,让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达85%,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不能造地的山上,进行植树造林,以保持水土不被流失,造福子孙后代;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没有了煤炭百姓怎么生活?王先进不得不考虑这一问题。在规划中要建一座石米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原料的自给自足,降低材料成本费用,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也是村民在煤矿关停整合后的生活出路,从而达到村民人人有事做,户户有钱赚的想法。 明天的寺耳沟村按照这些规划实施,将使全村的产业化层次得到有效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素质提高,村风文明,组织健全,使农民法律意识得到提高,使寺耳沟村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通过移民搬迁,寺耳沟村切实改善了灾民生存环境,维护了群众根本利益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就在伟大的新中国60岁生日之际,他们热血沸腾,寺耳沟村两委成员将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迅速行动起来,与全体村民朋友一起,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建设中去,用他们全部的赤诚和智慧,去迎接新农村建设路上方方面面的挑战,去迎接暴风骤雨的侵袭,在挑战中去拥抱新农村建设的辉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