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福建厦门同安区东山村村支书陈水永
从1980年到现在,福建厦门同安区东山村的村支书从来就没有换过人,26年里都是陈水永一人担任,很多人都称他是“支书专业户”,但他想退就是退不下来,因为村民太爱戴他了,非要把他留下,今年4月27日,60岁的陈水永再次被全村149名党员以满票率选入班子,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村支书。
走在村庄里,不时有村民过来和陈水永亲切地打招呼,那么,陈水永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呢,从他身上每天带着的这些“民情笔记”上,记者找到了答案。上面记录的都是村民向他反映的事情,大到道路建设、村庄经济发展的建议,小到家庭纠纷。社坛自然村的村民林丽专告诉记者,她家门口这条路的下面是条排污沟,以前没铺上盖板做成水泥路面时,臭气熏天,一到下雨天,暴涨的污水经常使这一带受淹,很多村民盖新房时,都有意垫高了地基,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他们向陈水永反映了这一问题,为此,陈水永四处奔波,终于在去年由区政府拨款解决了这一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
东山村社坛自然村村民 林丽专:最高的时候就淹到窗口,什么东西都要往上搬,特别是我们做这一行的(家具),一些家具都怕进到水每次都要村里面派人来帮忙搬,自从做了这条路以后我们出入都挺方便,我还希望下一届的书记还是他来当。
在带领村民致富方面,陈水永也很有一手。1980年他刚上任的时候,东山村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村民收入较低,于是他提出了“村前办厂店,村后种果林”的思路,发展近郊型经济。1996年,东山村成为全镇第一个亿元村。去年,全村的经济总收入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08亿元。
近几年,随着大量土地被征,为了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在他的主张下,村两委一方面积极与周边企业联系,把剩余劳动力输送进厂,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村民康春熙就是在参加了村里举办的摩托车维修培训班后开了这个摩托车维修点,小日子过得也挺红火。
东山村村民 康春熙:书记确实对村民都很关心的,有什么困难一提出他就帮我们解决。
当了26年村支书,陈水永也有累的时候,也曾想到过要放弃。
东山村党总支书记 陈水永 : 有时候会感觉到做得很累说不做了,主要是我感觉到说我在农村也呆了这么长时间,群众绝大多数都会理解我,而且对工作都能够支持我,所以我感觉到我在有生之年还是要尽力为他们做好工作,为他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