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王家砭村主任和书记的“黄金搭档”
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党总支书记王科和村委会主任王文涛,两人在一起共事30年,尽管也有“争吵”,但他们始终团结一致,为发展王家砭村经济不懈地在努力,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是“黄金搭档”。
在他们俩的带领下,这个有着6个村民小组,535户、2099口人,3890亩耕地的王家砭村,2005年工农业产值达到8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68元,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党支部”、“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1974年,19岁的王科担任了王家砭村村支书,人称“娃娃村官”,次年本村爷爷辈分的王文涛也走上了村主任的工作岗位。从那时起,他们二人驾起了王家砭村的这架马“车”,而且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这“爷孙”俩大胆实施“兴农、强工、活商、富民”举措,村级集体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引人瞩目,富裕与文明在这里实现了较好结合。
王家砭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也有矛盾,但他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一心一意谋发展。
王家砭村村民都知道,支书和村主任的性格不一样,支书王科性子直,而王文涛脾气比较好。然而,正是这一直一柔,在农村工作中相得益彰。面对农村繁杂而具体的工作,王科和王文涛也有意见不同的时候,但每次都处理得比较好。2004年3月,村上在寒山栽树,要挖2000多个树坑,一个坑区上给补助5元钱,村委会主任王文涛要让小组实施,支部书记王科却要让村上包揽,两人意见不统一,两句话就说高了,可后来还是在“争吵”中统一了思想,协调了步伐。他们之间工作有一条原则,就是“谁也不服从谁,只要谁的想法切合实际,更有利于群众利益就服从谁”。1987年在筹建耀瓷厂时,厂房屋顶书记让用石棉瓦,但设计时主任要求用耐用的材料,两人争执不下,“官司”打到了县上,经“调解”,最终选用了耐用的材料,虽然当时多出了点钱,但经久耐用,至今还好好的,如果用石棉瓦,不知要换多少回,费用更大。
“当村官就要像郭秀明那样,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这才对得起众乡亲”,这是王科对班子成员常讲的一句话。
作为班长,王科有抢抓机遇的眼光和敢为人先的魄力。铜黄高速公路施工时,他积极和高速集团联系,在村上建起了石料厂。为建石料厂,他和班子成员日夜守在工地上,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修通了从210国道到王家砭村六组5公里的高标准砂石路,使高速集团远东石料厂这个投资970万元的项目在该村顺利实施。
1998年元月,王科从省人代会得知省上将投资250万元创办陶瓷厂时,心里一亮,就利用休息时间四外奔波,争取项目和支持。开完会已是腊月二十八了,可他忘了过春节,上铜川,跑部门,争项目。有关部门的领导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建陶瓷厂的请求。后来他又争取银行专项贷款580万元,终于建成了以生产日用细瓷和工艺瓷为主要产品的耀州陶瓷厂。
村支书和村主任步调一致,一心为群众谋利益。王家砭自古缺水,因此,为给乡亲们找水吃,也成了王科、王文涛多年的夙愿。1997年,在原铜川市委主要负责人的协调下,经过他们多方努力,省上两年给了王家砭27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贴息资金,建成了抽水站,全村530多
户村民全部用上自来水,同时解决了1200亩水浇地。有了水,王家砭村就有了发展的活力和希望。浙秦煤业有限公司20万吨洗煤厂和投资800万元的陕西三安电缆公司,都先后落户在了王家砭。
一个好班子,必须对本村发展有个好的思路。多年来,王科和王文涛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早在上世纪70年代,王科和王文涛在村上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就背着干粮,骑着自行车,上铜川下县城,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办起了煤矿。一年时间,矿上就盈利13万元。在以后的日子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人人参战,又建起了白灰窑。在此基础上,王家砭人又建起了十二孔砖窑厂,随后扩建成二十孔的大型制砖企业,成为铜川市有名的大型建材企业之一。如今,王家砭村已有村办企业9家,私营企业35家,集体积累达2680万元。
王科、王文涛在立足发展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使全村两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同步发展。该村投资8.5万元,使一家一户的柴草堆、粪堆、垃圾堆一律远离庭院,集中堆放,使一户一厕改为全村公厕化,使家庭猪圈羊舍改为到养殖小区集中喂养。村上还成立了专门环卫队,负责收运袋装垃圾,清扫村主干道路,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养成了文明卫生习惯。几年来,王家砭村先后投资168万元,用水泥硬化村主干道路6条,巷道68条,共计14.8公里。整修、补砌排水渠5350米,建设村庄公共绿地5200平方米,在巷道路旁栽植花卉、风景树木11200株,使全村呈现出白天绿树簇拥,夜晚路灯明亮,人居环境幽雅,村庄建设整齐的崭新形象。
多少个思考王家砭发展的不眠之夜,多少次围绕无工不富的激烈争论,多少次办企业的坎坷和辛酸,既记录着王家砭“一班人”的奋斗历程,也奠定了王家砭村今日的辉煌。如今,当人们走在王家砭整洁干净的街道上,听着不远处传来的隆隆的机器声,仿佛听到了王家砭人前进的脚步声。王科说:“我们要让王家砭村变富、变美、变亮,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眼馋的现代化新生活。”听到这铿锵有力、充满自信的声音,一个更富、更美、更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似乎就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