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时刻想着百姓的好“村官”
时间:2009-10-29 13:50:0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记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石梯村党支部书记邹华彬   在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的石梯村,提起党支部书记邹华彬,村民们纷纷称赞说:“邹书记是一位时刻想着百姓的好‘村官’。”
  2004年10月,全村80名党员一致推选36岁的邹华彬为石梯村党支部书记。在上任的第二天,邹华彬便决定动工兴建村办公用房。过去,石梯村一共只有3间办公用房,其中一间会议室仅20多平方米,连召开村上的党员大会都容纳不下。在邹华彬的努力下,一个占地面积138.8平方米的村干部办公房很快建成。与此同时,为了加强村两委班子的管理,邹华彬专门组织召开了社长大会,村党支部同社长签订“社长工作考核责任书”。社长工作成绩的好坏,将从计生、民政、调解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打分,并与当年经济目标直接挂钩,提高了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石梯村是远近闻名的薯类产品加工村,年加工红薯片、土豆片等薯类产品达1300吨,带动周围群众3000户,仅石梯村9社就集中了全村几十户薯类加工户。然而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淘洗红薯、土豆会产生一定的废水需要排放,使石梯村9社一条长400多米的沟渠严重堵塞,污物淤泥累积达半米之深,恶臭难闻,不仅居住在此地的农户意见大,就连沟渠下游的村民也苦不堪言。邹华彬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和村两委成员深入到加工户当中,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与加工户之间达成了协议,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划分了沟渠的各自整治区域。如今,这条沟渠已是流水潺潺。邹华彬以此为契机,走村串户,动员全村群众将上万米斗龙毛渠进行了整修,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环境面貌,也为全村用水提供了保障。此外,为了改变石梯村“村道无人打扫,垃圾无人问津”的局面,邹华彬还组织全村群众建起了20个垃圾池,并固定专人对村道进行打扫和管理,解决了垃圾回收的问题。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邹华彬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石梯村于2005年7月成立了“贫困救助基金”,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众。石梯村的冯某因脑溢血于2005年8月住进了医院。为了让冯某得到及时治疗,邹华彬将“贫困救助基金”筹措的6000元送到病人家属手中。冯某感动得流着眼泪说:“谢谢,谢谢邹书记,谢谢乡亲们……”
  作为石梯村“当家人”的邹华彬,始终与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狠抓村、社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石梯村村容整洁,经济活跃,正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大步迈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