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好村官”好在哪里
时间:2009-10-29 13:50:40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张耀国同志静静地走了,他走得那样急促,可他的一言一行,他的高尚品质,他的创业精神却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在他任主任期间,笔者曾采访报道过这位村官,但那只是个别、具体的几个侧面,整体的情况还没能把握住。在他去世后,村民和乡干部们奔走相告传送着他的美名。今年2月24日,该村召开了张耀国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说起他的先进事迹村民们滔滔不绝、泣不成声,场面感人至深,同时乡党委追授他为“优秀基层干部”。为此,笔者沿着他的人生轨迹又进行了多次追访,好村官的形象日渐清晰。那么,他究竟好在哪里呢?这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六个字。
  一、为民。他模范地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村里没有活动室,他带头义务劳动,填平了一个大坑,建起了村里的“家”;为了翻修公用渠道,他让施工车从自家地里走,甘愿自家受损失;还有他“饼子队长”的来历等等。他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民的事情举不胜举,心里装村民是他的工作准则。
  二、务实。他一生中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实干是他的本色。为了让农民致富,他几经周折兴建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奶牛养殖基地,让农民有了用武之地;农民卖菜难,苦于无“中介”,他带头成立了蔬菜销售协会,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灌渠坏了,他没有指手画脚,而是用身体挡住水口……实实在在干事,是他的当官理念。
  三、清廉。他在当村官之前,是村里有名的富裕户,村民选他就因他致富有方。然而他当了村官后,中河源村富裕了,农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11.7%,而他家却日渐贫困。原因很简单,他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把“福”给了村民,而把“祸”却留给了自己。村办公室没煤烧,他把自家的煤拉来用;村里没有经费,他悄悄取走家里的1万元现金用于村里的各种开支。致于靠当官沾光更与他无缘,奉献是他的人生理想。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