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永康硕士村官的政治舞台
时间:2009-10-29 13:50:4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高中时给我影响最深的两部文学作品是《人生》和《高山下的花环》,我总是在想如果我考不上大学会不会经历像高加林与刘巧珍(《人生》中主要人物,高为高中落榜生,刘为农村妹子——记者注)那样的爱情?”这是2003年4月7日,王平与记者交谈时的开场白。
这些话并非出自文学青年之口,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村干部的肺腑之言,您能想象吗?在永康市象珠镇庄口村,一个交通并不算便利,仅100多户人家、300多人的村子,36岁的他已“主政”10年之久,您奇怪吗?他拿到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毕业证书,成为永康市内首位硕士村支书,同时又是一家年产值3000余万元、利税100多万元的企业的老板、经理,您相信吗?
10年前,当上庄口村村民主任的王平,是个颇富理想主义色彩的青年,渴望着凭一腔热血把村子搞上去。10年过去,他所经历的“人生”和“高山”,生动地印证了中国乡村民主政治的历程,硕士文凭、企业产值无非是表面的注解。

  人生篇   人生之落榜
  永康的高加林和刘巧珍

  1985年7月,永康市第一中学。马上就要参加高考的王平开始想象自己的未来:如果考上大学,那自然是离自己的理想近了一大步,如果考不上大学呢,那大概会和“高加林”差不多罢。一直担任班长、成绩名列前茅的王平落榜了。读了两年高复班,大学梦仍然遥不可及。他选择了放弃,到当地一所初中去当代课老师,什么科目都教。后来又到当时的永康市工艺美术厂当工人,生产汽车靠垫,一直到1991年底。就在这一年,王平与同镇的一位姑娘结婚了。与“高加林”一样,王平也碰到了一个像“刘巧珍”那样的好姑娘,而不一样的是,高“自己丢失了一块宝(刘)”,王平则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我们夫妻感情很好,她现在管理厂里的财务”,把他的漂亮太太介绍给记者认识后,王平说。
1991年,是王平最穷最困难的时候,但有了爱人的支持,他对生活充满信心。
1995年,当年的“高加林”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2002年底,他又拿到了研究生毕业文凭。

  人生之“仕途”
  庄口村的少壮派

  1993年,年仅26岁的王平得到上级领导和村民的信任,与另外两位年轻人一起走上了庄口村的“政治舞台”。另两人一人比王平大一岁,当了村支书,而王平是村民主任,另一人则比王平小一岁。
  “我们都是年轻人,这一点很重要,”王平说:“在此之前,我们村已经有18年没发展过新党员了,可以想象班子的老化有多严重。”他们雄心勃勃,激情澎湃,“要在我们手里让村庄变个样!”
  记者在庄口村看到,跟永康的许多村庄一样,这里灰黄色的古旧土房、瓦房跟红砖楼房参差交错在一起。在这些房子当中,五六户村民还办着五金作坊。开工时分,作坊内机器的噪声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
  王平跟其他村干部一起,首先将新村的地址选在离镇所在地较近的地方。然后,他们把村子一分为二,设立了生活区和生产劳动区。在生产劳动区和生活区之间用一条宽数米的绿化带隔开。绿化带上则种上一片茂密的树林,形成一道隔音屏障。王平说这样一搞,村民就不会再受机器声的困扰了。现在,该村的电话、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亦已完善。
  在庄口新村的范围内,记者看到一条环村公路已初步建成。在规划中的生活区内,已有村民建起红砖楼房。这种超常规的建设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注意,去年庄口还荣登市文明村的行列。王平说,有时,他的思路和村民们的思路会出现“脱节”,但新农村改造后,得到许多村民的拥护。他在研究生班所学的不可能马上显现出来,但那些“东西”可能会体现在每件村务的细枝末节当中。
  王平说,真正使他感受到“政治的复杂与严峻”,是庄口村史无前例的换地事件。当时是要拿村里的地跟另一个村换回环绕村庄的一圈地。很多村民认识不到换回这些地给村里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全力反对,甚至谣言中伤,这无疑给王平们的心头浇了一盆冷水,当时就有些不想干了。后来冷静下来,理性地分析一下,如果他在这个时候选择不干,那么以前的所有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王平他们最后采用“村民公决”的方式做成了这件事情。现在村民们已经理解和接受了这次换地行动,当初的反对者也大声叫好。王平也庆幸自己当初没有“挂冠而去”。去年,他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

  人生之商机
  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

  1993年,王平筹集资金买了几台机器,开始做童车的配件。当时的想法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车的需求必然增加。结果证明王平的判断没错,企业发展起来了。
  但1995年,王平果断变换了产品,开始生产汽车零配件,一直到现在。因为汽车是朝阳产业,国内、国际市场发展都很好,而王平的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出口。王平说自己的企业虽然发展速度不快,但步子很稳,每年都有进步,到去年,年产值已达到3000万元。
  王平表示,到现在他在资金、信誉、关系、流通等各方面的积累都已经完成,接下去企业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点,快一点了。
  高山篇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浙豫硕士村官比较

  河南硕士:扎根农村志不移   “对于我来说,在农村躬身实践‘三个代表’是我人生的最大价值。”42岁的霍清廉说。
  他在读完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后被分配到省会郑州河南省团校当教师。在郑州,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学校根据他的表现和业务能力,准备提拔重用他,并给他晋升高级职称。1996年,他毅然放弃大都市的舒适生活和被提拔、晋级的机会,辞去公职,迁了户口,来到张武店村当上了“村官”,以实现他的“农民的儿子要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抱负。
  如今张武店村的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由1998年的8家发展到现在的29家,企业年销售总收入去年已达12亿元。   浙江硕士:关于集体企业的心病   王平所在的庄口村由于村子小,交通不是很便利,企业数量不是很多。但包括王平在内已经有不少私营企业了,该村划出了专门的工业区,让这些噪音污染大的五金企业搬离村民集中的居住区。
  其实村里没有集体性质的企业一直是王平的一块心病。他说,没有集体企业,村里没钱,就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啊。虽然王平没有告诉我村里企业的具体数目,但他告诉我村里已经有4户人家有小轿车了,而他自己1996年就买了一辆马自达,去年又花40多万买了一辆丰田车。   山坳上的村官修成正果   应该看到,王平与霍清廉是存在明显差别的。首先,前者的硕士是在当上村官后经过一步一步的进修,最后才得来的,在有些人心目中,事实上这甚至不能算真正的硕士。而后者是正宗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能力、见识、知识结构上存在差距并不奇怪。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加上两个村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产生的成绩相差很大也属正常。
  不过有一点,王平成为硕士村官与霍辞职去当村官引起的轰动肯定无法相比,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令人欣喜的事实:王平作为一个村官,能够自觉地进行学习,即使在学习条件差,“心有旁骛”的情况下,还能坚持读完研究生的课程,并顺利地拿到文凭。
  相对于硕士去当村官,我们更希望更多已经在村官岗位上的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不放弃学习,能够多出几个硕士,并将他们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基层的民主政治与经济建设上来。
  事实上,在浙江,有关“村级工作人员”的新举措层出不穷。前段时间就有“农民也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做法;前天杭州市丁桥镇的部分村庄对全脱产、拿工资的“村务人员”进行了公开招聘又是一例。毫无疑问,这两项举措都有利于促进“村级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而在更广的范围内,浙江的基层政府早就开始组织村官们参加各种学习,交流经验,也包括文化课在内。

  这山望着那山高
  浙中乡村能人比较

  高调选战:“红榜承诺”遭遇尴尬

  2002年年初,义乌市上杨村村民杨保伟在该村村委会选举过程中,敲锣打鼓地在村中贴出10多张“红榜”承诺书,言明如当选村委会主任则做三件大事:捐款10万元用于全村2002年农业税费用;剩余款用于村里修路;在职3年的误工补贴全部捐给村老年协会开支。杨保伟因此在选举中战胜了原村委会主任,走上了这个浙南小村的政治舞台。
  但这个以上杨村村民利益代言人自居、希望“代表走正道的企业主、村民”、自己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制笔企业的能人说:“我有勇气,但缺乏支持。”
  杨保伟上任后,村里的财务还是不能公开;象征村领导权力的公章也没拿到;他还准备对村里一个砖瓦厂侵占村里土地的赔款事情提起诉讼。这就是杨保伟上任后不断遭遇的尴尬处境。(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   低调选战:我与“拉票”没有约会   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王平与杨保伟的不同。
  相比王平在10年前就当上村官,杨保伟的“上台”则多少显得有些“另类”。一组数字可以显示王平在庄口村群众中真实的地位:近3次该村海选村民主任时当选的王平得票率分别是78%、87%、91%。而王平表示自己在选举的前几天,他都会回自己在永康市区的家,一般不回村里去,更别提时下流行的“拉票”之类的举动。
  记者接触了几位村民,说到王平,他们都讲起了这些年来王平带领村里人一起努力,给这个小村庄带来的变化。而王平的“顶头上司”——永康市象珠镇象珠管理区书记李跃迈这样评价他:个人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有自己的想法但也能坚决执行上级的决定,这些年在基层也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年轻,对知识有渴求,学到的知识也确实对实际工作有帮助。   乡村能人公共意识的复苏   虽然王平和杨保伟走上村级政治舞台的时间、方式都不尽相同,但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乡村能人。而他们的上台,让我们看到了村级民主政治的新方向。
  虽然杨保伟的遭遇尴尬,但人们还是希望这是个符号,而且应该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乡村能人公共意识复苏的滥觞,甚至是过去乡绅自治传统的回归。
  尽管这些判断在杨保伟身上没有得到完全体现,但我们在王平的身上还是看到了痕迹,硕士村官王平也多少满足了人民对村级政治文明的期待。我们期望更多的村官能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在浙江大地上多涌现出一些类似王平的硕士村官,并将所学所想用于最基础的民主政治与经济建设之中。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