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鞠躬尽瘁好村官
时间:2009-10-29 13:50:53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孟丽
2004年8月25日晚,做完计划生育对象工作后回家的广东陆丰市碣石镇田头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赛福,途中突然晕倒,送医院后于次日11时45分宣告不治,终年55岁。医院的死亡诊断:疲劳过度导致心肌梗死。
郭赛福走了,永远离开了他生前倾注心血的田头园村。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1月24日,广东省委在当地媒体公布《关于追授郭赛福同志“模范农村基层干部”荣誉称号的决定》,称赞郭赛福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典范,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号召全省开展学先进活动。
目前,我国著名革命老区——海陆丰这块红色大地上,正在传颂着郭赛福可歌可泣的故事。 “做点有益于群众的事” 提起郭赛福,不管是田头园村人,还是碣石镇乃至陆丰市的干部群众都满怀崇敬之情,向记者讲述他生前的事迹。碣石镇委书记郑燕辉沉痛地说:“那晚闻讯郭赛福累倒在岗位上,我立即赶往医院探望他。郭赛福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汇报当前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这也是他去逝前的最后遗言啊……”身高1.8米的壮汉郑燕辉告诉记者,他一生几十年还没有这样悲痛过,他望着躺在病床上的郭赛福流泪了。
“我们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面对千家万户的群众,直接代表着党的形象,干什么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在什么岗位都要尽职尺责,一定要为党做点有益于群众的事。”这不仅是郭赛福生前经常对周围同志说的话,也是他身体力行的格言。从部队退伍回乡,郭赛福担任村官30年,积极为群众办事实事、好事,从不讲报酬,从不向组织伸手。在郭赛福的家里,记者没看到一件新家具,在当地三几万元就可盖好的这间60来平方米的房子外墙至今还没批灰粉刷,更别说装修了。他老伴告诉记者,家里没钱,这间房子陆续盖了13年……记者见到,郭赛福家周围一幢幢的村民房屋,随便那一家都比他家好。
然而,郭赛福为了村的事业和群众的困难,公而忘私,默默奉献。村民们说,郭赛福经常出钱出力带村里的病人到大医院看病,经常跑民政部门为村里的困难户捎去大米……最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解决村委会办公经费问题,他瞒着妻子将夫妻俩投了12年的养老保险全部拿出来捐给了村里,自己家里却经常咸菜拌稀饭过日子。有人不解地问:“你没白天没黑夜地为集体干,已经够累了,还捐钱图啥?”朴实的郭赛福回答:“没图啥,就是为集体做点事而已。”
在郭赛福工作过的前堆村和田头园村,村民们说他做的好事实事数也数不清。郭赛福把一片深情献给群众,赢得了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戴,使他从外村调来田头园当党支部书记不到8个月便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这在传统宗族观念极强的潮汕地区尤其不容易。 “党说干啥我们就干啥” “郭赛福无论是当一般干部,还是任村领导,都始终坚持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了基层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陆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伟雄陪同记者采访时说,这是陆丰市委、市政府对郭赛福的评价。
1974年初,郭赛福从部队退伍回乡,安排在前堆大队(现为前堆村)运输队当出纳员。前堆是沿海产盐区,盐收成了就运往盐务所收购。这期间,郭赛福既当出纳又当运输员,晚上放下被席驻扎在盐堆旁当保安员。由于工作表现出色,郭赛福不久被任命为大队民兵营长,带领100多名民兵护卫海防,使前堆大队民兵营多次被陆丰县(现为陆丰市)武装部评为“先进民兵营”。
1985年后,郭赛福任前堆村党支部委员,不但负责民兵工作,还负责石头围村小组的包点工作,他总是以尽心尽职的工作来回报组织和群众的胜任。“党说干啥我们就干啥!”这是他常说的话。村干部们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次,石头围村林、韩两姓因宅基地座向产生摩擦,挑起了宗族的纠纷,两姓都纠集了大批人马,一场大规模的械斗眼看就要发生,情势相当紧急。郭赛福立即和边防派出所干警赶到石头围,依法依理依情说服双方放弃已见,服从了村集体的安排,制止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恶性流血事件。村民们都感激地说:“要不是郭赛福及时赶到,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不论是在前堆村还是在田头园村的各个工作岗位上,郭赛福都一丝不苟、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郑燕辉动情地说,我们被他的精神感动,也为有这么优秀的干部而自豪。 “我个人吃点亏没什么”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局限,田头园被公认为“一穷二白工作难”的村。郭赛福调任田头园村党支部书记,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干劲十足,从整治村容村貌到修村道、建小学,他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贫困村的面貌。
去年搬进宽敞明亮教室里上课的田头园村小学的师生们,念念不忘他们的村支书郭赛福,是郭赛福磨破嘴皮“化缘”重修了这座崭新的小学。当地干部向记者回忆,学校旧址是刚解放时部队驻扎建的营房,50多年没有重修过,一下雨教室里根本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地方,200多名孩子东躲西藏,狼狈不堪。2001年8月,郭赛福一到任,就把重建小学列为全村头等大事。
可村里实在太穷,哪里找钱建校?2002年春节,港商们回家过年,郭赛福便自己掏钱买了年桔,一家一家登门拜访,请他们节后到村小学参加座谈会。请柬发出51张,港商也来了24个,却只募到两万多元。杯水车薪,但郭赛福不气馁,他设法找陆丰老区促进会打报告给省老促会请求援助。终于,郭赛福盼到了22万元的拨款,兴奋得两天两夜睡不着觉。然而,郭赛福高兴之余又发愁,还有十几万元缺口啊!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想起热心公益的港商陈祥麒,拿起家里的电话就打往香港请陈祥麒支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打第三次。电话打到十几次时,陈祥麒被感动了,同意捐款12万元。当月郭赛福去交家里电话费,竟超过700元,比郭赛福两个月工资收入的合计还多。校长对他说:“你为学校建设劳心费力,还花了那么多电话费,不能让你吃亏,让我们补助一点香港长途话费吧。”郭赛福笑答:“这没什么,只要学生能读好书,我个人吃点亏没什么。”
资金到位后,家中便难见到郭赛福的身影。他整天扎在建校工地上,有一点点建得不好,他都心疼得要命。2003年5月,学校终于落成,3层楼共有9间教室,入读学生立即成倍增长,连周边邻村的家长都将孩子送到这间学校来。 “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由于经济欠发达和传统旧观念影响,陆丰市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特别难做。为此,市委、市政府近年下大力气抓计划生育。2004年8月,为配合市委、市政府打好计生“摘牌”攻坚战,郭赛福废寝忘食,全力地以赴攻克陆丰“天下第一难事”。
8月25日晚7时,郭赛福正吃饭,突然想起村里有个计生对象工作还未做通,就不顾老伴劝阻,放下饭碗直奔对象家。经过1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劝说,计生对象终于答应第二天去做节育手术。谁知在他回家的路上,村民发现了昏迷路旁的他,将他送进了碣石人民医院碣南分院。
26日清晨,老伴察觉他病情严重,让他转院治疗,他坚决不同意。当地干部了解郭赛福的心思,碣南分院离田头园村近,在这里住院可以继续工作。9时14分,拖着病体的他要求出院工作,在老伴的苦苦劝阻下才作罢。但他的心始终没有放下,虚弱地给镇机关驻村的领导打电话,拜托他带领村干部做好计生工作,千万别让田头园村拖了全镇后腿。这之后仅过了两个半小时,郭赛福病情突然急剧恶化,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了。
此前,当兵出身的郭赛福从未生过大病。“郭赛福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他是疲劳过度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啊!”从陆丰市、碣石镇到田头园村和前堆村,记者接触的干部群众都痛惜这位群众爱戴的好村官。
郭赛福为我们执政党的事业鞠躬尽瘁而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陆丰市、汕尾市委先后追认郭赛福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10月10日,陆丰市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市广泛开展学习优秀共产党员郭赛福的先进事迹。
郭赛福走了,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用平凡的行动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他,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永远活在村民们的心中!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