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大学生“村官”积极响应中组部号召,在带领农民致富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业路上展新姿。
圣女果“火”了忠惠人。小惠乡忠惠村村委会主任助理马晓盼,针对该村多年来发展拱棚的实际,在县相关部门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自己率先承包了5亩地,投资7万余元,建立了两座日光温室大棚,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多次与两委会成员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为18户群众协调土地100亩,并在农行、信用社为群众协调贷款40.5万元,建成大棚30座。近期,生产的圣女果等水果蔬菜上市后,先后被西安订餐网、中航集团西安分公司、西安电子城社区等多家单位慕名采购一空,带动了该村群众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的积极性。
养猪“富”了美原人。美原镇美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曹丽娜,利用村官政策的大好形势,大力发展当地畜牧业。与村书记共同投资130多万元,创建了占地约8亩多、建筑面积2200㎡的富平县鼎盛种猪养殖场,新型的无污染养殖场分种猪舍、产仔舍、育种舍,配套有上猪台、隔离室、打料室、以及饲料储存室等。与传统生猪养殖相比,他们采用了先进的发酵床养殖法,达到了省人省力省电的生态养殖效果。建成的养殖场年存栏生产母猪1000头,可向社会提供25000头,基本实现全县范围内的自繁自养。第一年经济纯收效益可达47万元,三年后经济纯效益达到55万元。
土特产“亮”了北峪人。峪岭乡北峪村主任助理杨高龙任职不久,把当地的土鸡蛋、杂粮、花椒等土特产推向西安市场,并注册了“峪岭牌”土鸡蛋,不断寻求山区农副产品销售难的出路问题。目前,帮助农民销售土鸡蛋累计50箱、杂粮500斤、花椒1000斤、奶粉60袋,经济价值共计8000余元。缓解了山区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打响了山区走向外界的品牌。
水果玉米“甜”了王旦人。杜村镇的4名大学生“村官”,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投资10万余元,承包王旦村8亩耕地,以入股的形式全程参与水果玉米基地创建,目前已发展到30亩的规模。生产的水果玉米以个大、肉嫩、味甜等特点,一上市就被消费者所青睐,售销一路看好,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目前,富平县在岗的61名大学生村官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展现着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