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被人们啧啧称赞为好媳妇时,她总是爽朗地笑着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比起父母和公婆早年为了养育子女们吃的苦,我这根本不算什么。再说了我只是在尽一个儿媳、妻子、母亲应尽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个孝媳、贤妻、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就是阿荣旗查巴奇乡河西村谭泽宝的好儿媳,谭庆伟的贤内助,孩子的好母亲,她叫刘丽君,一位平凡普通的农村女人。
刘丽君,今年26岁,一位80后的年轻女性。作为80后的一代,丽君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因此她从小就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自己的道德和日常行为准则,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报恩之事,所以当婆婆患病在床时,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婆婆身旁,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当周围的老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都会送去自己的那一份温暖,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敬老爱老的乐章。公婆经常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刘丽君2006年与丈夫结婚后,5年如一日孝敬公婆,照顾家庭老小,婆媳关系亲密胜过亲生女儿。
由于婆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生活不太富裕,再商量结婚的时候,婆婆家就犯愁了,该准备多少桌婚宴呢?多了,家里没有那么多钱,少了吧,又怕丽君生气,正当婆婆家左右为难、难下决策的时候,丽君听说此事,毅然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不用订婚宴,就在家附近的小商店里买点菜,在家里做了一桌,双方亲属坐到一起吃顿饭,就算将婚事办了。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邻居们的好评。
邻居张大妈说;“丽君真是一个明事理的好姑娘啊,现在的年轻人结婚都大讲排场,要房又要车,可她呢却朴朴素素简简单单地就结婚了,没有像样的婚礼,连结婚宴席都没有,现在哪家不是二三十桌的摆啊”。结婚后丽君对婆家人尊重孝敬,厚爱待人,婆媳关系十分和睦。她说我就记住了妈妈的嘱咐——永远不许跟公公婆婆闹别扭,永远不许跟老人说不。
婚后他们一直跟公婆一起住,五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由于婆婆身体一直不好,刘丽君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生怕婆婆多干一点累着了,就这样苦与乐的生活继续着。不久,她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
婆婆过了大半生的穷苦日子,由于过度的劳累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严重疾病,为了治好婆婆的病,丽君带着婆婆四处求医问药。有时婆婆独自一个人看了病,觉得药费太高,不舍得买药吃,丽君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她想了一个应对办法,只要家里农活不忙,她都亲自陪婆婆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后,先将婆婆送回家,然后她一个人拿着医生的诊断书再去医院划价买药,回家后总是这样对婆婆说,现在药价又降了,还有合作医疗,我们也花不了多少钱,让婆婆觉得没有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自然婆婆也安心多了。丽君自己在生活上则是能省就省,勤俭持家。结婚5年来,没有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平时穿的都是结婚时候买的,早就过时了,而且有些衣服洗的已经发白了,但是她却舍不得给自己买衣服,她总是说,有买衣服的钱我能给婆婆公公买好多好吃的,不花那冤枉钱啊!嘴上这样说,其实哪个女人不爱美啊!近年来,随着公婆的年岁越来越高,刘丽君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电子血压计等家庭医疗器具。在饮食上,也是尽量就着公婆的口味来,精心安排适合老年人吃的食谱,婆婆和街坊邻居唠嗑的时候常说;“我有这样的媳妇真是晚年的福啊,我姑娘也没说我想吃什么就给我做什么,我家的媳妇比我姑娘都强啊!”老太太对媳妇是那是打心眼里喜欢。
孝顺美德像种子,悄悄种在了晚辈们的心灵。妈妈的叮嘱让丽君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但也换来了丈夫和孩子的尊重,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将母亲的行动都铭刻在心,也学着丽君的样子,开始懂得照顾爷爷奶奶,有什么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送过去,看着爷爷奶奶把好吃的吃完,然后自己在吃,有的时候也能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按按腰,端茶送水,经常一本正经的给爷爷奶奶讲小故事听,把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
丽君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孝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穿好,还要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让老人气顺,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作为一个儿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照顾父母是做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丽君在平时不仅时刻关心自己的亲人,同时也十分注意帮助街坊四邻和陌生的人,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和社会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和谐。
作者:阿荣旗查巴奇乡政府 刁宝红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