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丰城市梅林镇梅林村副主任吴云鲲
踏着无悔青春的步伐,奏着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走在希望的田野里,挥洒青春抒写人生的精彩华章。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他坚定自已的信念,相信自已的选择--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他就是梅林村副主任吴云鲲。这位曾今的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远离繁华的都市,回到家乡这片火热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把智慧和汗水播撒在新农村建设上,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来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村官的别样风彩。
一、调查摸底,迅速进入角色
刚到村的那段时间,村干部总是把他当“客人”,并没有给他安排任何任务,什么事也不让他做,天天在办公室不是喝茶就是看报纸,很少人会有人搭理他,把他当空气一般。面对这样的困境,满怀着干事创业热情的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消沉,他开始放下大学生的架子,经常与村里的干部“套近乎”,抓住每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与村干部一起风里来雨里去,用行动表达自己扎根农村的决心,逐渐赢得了干部群众认同。同时,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进入工作角色,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谈心,缩短自己与村民之间的距离隔阂,消除了群众对他的陌生感,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全村10个村民小组,走访农户826户,全面掌握了梅林村的村情民情社情。
二、发挥特长,做好党建项目化
吴云鲲知道:只有找事做,才有事做,才能做成事。一切工作莫不如此,农村工作尤其是这样。他刚来到梅林村办公楼时,发现农家书屋大量的书籍被束之高阁,很少有群众借阅,远程教育站点很少有人观看,群众经常找不到干部,村务党务很少公开。如何改变现状一直是他在深思的问题。在2012年,丰城市委决定在梅林村开展省管党建项目---梅林村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梅林村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按照市委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在市委党建项目办公室的指导下,制定了《梅林村党总支双“4+3+2”工作法》、《梅林村“星级党支部”创评办法》以及《梅林村三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了梅林村民情家访、先锋创绩等十余项制度,对村务、党务及时公开,有力推进了村党组织实现了“四化”目标的进程。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协助市委组织部编制了《梅林村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资料汇编》一书。通过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项目的试点,切实增强了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如今的梅林村各项工作具体了,干部有干劲了,群众办事方便了,党内活动丰富了,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上级主管领导的验收,并且成为全市党建工作的样板工程,受到了省、宜春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的一致好评。宜春电视台、丰城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梅林村的做法都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帮助就业,助推村民致富
在他心中,群众始终是第一位的,由于梅林村毗邻丰城陶瓷工业园,村民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人均农田仅为0.26亩,总劳动力为594人,其中外出就业人数就有236人,占到全村劳动力总数的40%。其中。外出务工家庭中90℅以上的家庭中将老人和小孩放在家中,所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群众就业问题是当前农村的迫切解决的问题,发现该问题后,他立即与村党总支建议,要求成立劳务输出协会党支部,并主动要求担任党支部信息联络岗,一是与园区企业取得联系,重点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工资待遇等方面信息;二是通过张贴用工信息和打电话等形式和邀请镇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群众就业;三是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在党总支的支持下,该自然村已有28人从事运输、12人开超市或商店、14人从事餐饮等行业。人均年纯收入增收近千元。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共协助村党总支组织招聘会3场,引入11家企业到村招工,为村民提供就业信息95条,先后帮助56名群众解决就业问题。通过他的努力,现在梅林村出现了良好的“三多三少”,讲文明礼貌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干事创业的多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好好学习的孩子多了,沉迷网络的少了。
这位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虽然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但是从不自摆架子,谁家有什么用着帮忙的,他总是挺身而出,全力相助,对待同事是这样,对待广大群众亦是如此。70多岁的老党员熊大爷说:“小吴同志真不错,没有他,梅林村就没有今天的新面貌,是他给村里带来了新变化,是他给村里带来了新面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