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丰城市筱塘乡筱塘村主任 曾伟
曾伟,江西丰城人,中共党员,1987年10月生,2009年7月毕业于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9月考取大学生村官并被分配到丰城市筱塘乡筱塘村担任村书记助理,2011年11月,高票当选为筱塘居委会主任。
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澎湃着对父老乡亲的感恩之心,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这位25岁的青年党员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村官”这个最基层的岗位。他发誓一定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两年来,该同志以踏实肯干、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工作决心,努力进取、锐意创新的奋斗精神,逐渐由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真心实意赢民心
筱塘村紧靠筱塘乡集镇,全村人口2580余人,以李姓为主,宗族情节较重。刚到村任职的他,深知农村工作的不易,为了解村里的情况,他先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走村串户,找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谈心,了解村情民意,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记录整理村官工作心得15000余字。如今的曾伟,只要一谈起村里的事,他都能一一说出每户人家的基本情况,为全村推行新农合和新农保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在与村民的交往中,年轻的曾伟逐渐融入了筱塘村这个大家庭。
2011年11月,我市在农村推行新农合和新农保,由于有些村民对合作医疗与农保政策不了解、不放心,村民参保的热情不高。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他利用专业优势,首先自己吃透政策,然后走家串户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进行讲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耐心宣传下,该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保参合率达到了98%。位居全乡前列。村民李元保老人说:“以前对这些惠民政策的不了解,村里人都不敢去参保,经过小曾这样一讲解,我们明白多了,这么好的政策,真要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
凭借着优秀的工作业绩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曾伟同志得到了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班子的认可和村民的信任,2011年12月,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以高票当选为筱塘居委会主任。
整治卫生顺民意
筱塘村紧邻于筱塘乡集镇,人口众多,环境较差,摊点乱搭乱占、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普遍。为了改变村里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情况,他先后到河州街道、小港镇等乡镇街道学习取经,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整理撰写出《筱塘村环境卫生工作实施方案》,得到了村“两委”班子的一直认同。
通过对临时摊点进行集中摆放管理,从而保障群众购物环境的有序便捷;对集镇店面实行卫生清洁管理,聘请低保困难户为卫生清洁员,每天早、晚两次清扫商户店口垃圾桶,防止垃圾乱扔、乱倒,保障集镇卫生清洁;请求乡综治办配合,对营运车辆划分区域统一停放,对乱停乱放车辆进行处罚管理,杜绝乱停乱放、阻碍交通,保障了集镇人流、车流的通畅无阻。经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该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有着十多年经营经验的小明批发部李老板开心地说:“以前我的店门前经常堵车,垃圾满天飞,自从小曾开展了集中整治后,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在卫生好了、道路也宽了,店里的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
远程教育助民富
2011年4月,曾伟兼任村里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起初,筱塘村的远程教育站点信号不稳定、节目内容单一、学习场所不固定,群众对远程教育认可度低,更谈不上看远教直播和定向选学。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而是勇于迎接挑战,在了解到全村有多户村民在搞水产养殖,却面临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防病防疫知识薄弱等问题后。他以开展养殖技术学习为远教推广工作的切入点,服务村民水产养殖业发展。随即,他与村两委干部协商,将远程教育站点搬迁到人群易集中的村祠堂,一星期组织两次水产养殖户集中收看远程教育,学习水产养殖技术,一星期进行一次经验交流。村民们坚持远程教育学习后,水产养殖技术越来越高,经济效益越来愈好。截至目前,已带动全村110余户加入水产养殖,全村养殖水禽50余万羽,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原来的3200元增长到现在的6800元。
2011年12月,新村部落成并投入使用,曾伟建议接入4M的电信宽带进行收视学习,并投入4000元添置学习桌椅、音响等硬件设备。同时扩展远程教育播放内容,精选生活、生产中的各类优秀节目,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助推村级经济发展。目前,该村远教站点能容纳100余人学习,站点每月收视达500余人次,平均收视时长超过10小时。今年4月,该村作为全省远程教育学用结合流动示范点,接受了全省远程教育工作同志的现场交流和示范学习,受到了来访嘉宾的一致好评。
在2011年度总结中,曾伟写道:在筱塘村两年的工作中,我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农村社会发展的工作中去,为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多么朴实的话语,他就是这样,用平凡的点点滴滴,抒写着大学生村官的时代风采。
(丰城市委组织部刘安供稿)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