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召开的“十八大”,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也将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在我国,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最基层的组织,村级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执行的具体实践者,村民的大事小情要靠村官去解决,他们是富一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带头人,他们“官”虽小但管的事不少。当今全国农村千千万万个村官,在新形势下,应当以怎样的精神风貌,承接新使命,实现新目标,如何当好新时期的“村官”?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位来自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一位“村官”李全顺,他的创业经历和村官历练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采访手记
早闻河南有个“爱民村官”李全顺,他的美传有很多:艰辛创业,诚信经营,扶贫助困,最老爱幼,善爱乡邻,重教奖学,为国分忧,救灾捐款,更有甚者,他竟有300位“老爹”、“老娘”,村民家里不供奉神仙牌位,却敬奉着他这位党员村官的画像,村民将他的事迹编成歌谣、豫剧四处传唱……。一个企业家,一个村官,能让村民敬仰到如此痴迷的程度,的确令人膛目。
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那些精彩感人的传奇故事?在他人生路上,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寻常的历程呢?
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前夕,我们采访了这位“全国建设小康村模范带头人”、“全国优秀党支部书记”、“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全顺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乡市卫滨区西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全顺。
爱民立德篇:
他是一个孝心“儿子”,赡养着乡邻300多位老爹、老娘......
6月22日上午,我们如约采访了李全顺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这次采访是从以泪洗面开始……
“我自幼半岁丧父,家庭贫穷,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家里没钱上不起学,母亲就带着我割草砍柴。当时我们割来的青草,几斤青草才嗮成一斤干草,二斤干草才卖一分钱。就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起来,供我上学。有一年,我考试得了第一名……。”李全顺句句肺腑之言,低沉而悲伤的语调,让采访现场气氛一下低沉起来,动情之处,这个敦厚朴实、刚毅的汉子甚至悲出声来,我们情不自禁地也跟着他以泪洗面,静静地倾听着,记录着。
李全顺回忆说,为了摆脱贫困实现梦想,当时怀揣仅有的180元钱积蓄,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雨四处筹措资金,用向亲朋好友借来的3万块钱,租下卫滨区平原乡西高村的一块荒地,建起了一座小厂,凭靠“诚信经营、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过风风雨雨的艰苦创业,当初的6人小厂已发展成拥有注册资金1亿元,员工200多人的中型企业。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乡邻的大力支持。我把党来比母亲”(他引用雷锋这句话—注),把乡亲长辈当爹娘”,李全顺哽咽着说。
贫穷和苦难磨砺了李全顺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的性格,致富思源,感谢党恩回报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一心为民是李全顺的优秀品格。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