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姓名:温建辉 性别:男
年龄:26岁
毕业院校: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学历:本科
创业项目(创业地点):兰溪市村冠农场
在金华市区通往兰溪的330国道边兰溪上华街道夏家村,有一片占地3.6万平方米的大棚种植基地,里面共有钢架大棚120只,五联栋钢架温室一个,这样的规模在兰溪的个体户中排名第二。这些大棚的主人是兰溪市村冠农场负责人温建辉,一个已经创业3年的27岁大学生村官。
温建辉个子瘦高,3年从事农业的经历把他的皮肤晒得黝黑,高卷的裤脚也与普通农民无异,但一副黑框眼镜却还是让他脸上透出些许书生气。从大学毕业到夏家村当村官前,温建辉在金华一家企业曾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每月工资收入有3000多元。但他最后还是回到兰溪,考上了大学生村官,并在夏家村办起了如今的农场。
说起其中的缘由,温建辉表示,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温建辉的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田能手,而且头脑活络,从2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草莓、葡萄等。温建辉从小耳濡目染,既学会了一些种植技术,同时也对农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土地对人是公平的,只要你够勤奋,总会有所收获”。怀着这样的情感,3年前,温建辉从银行贷款15万元,再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他投资几十万元租了土地,建起了如今的大棚。
村冠农场种的东西很多,有西瓜、哈密瓜、香瓜,有辣椒、大白菜、小黄瓜等等。这些品种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光种子成本每亩就要上千元。这类新品种,育苗、栽苗、管理、施肥都十分讲究。
但现实是残酷的,从事农业的风险也曾让温建辉遭受了不少挫折。今年3月份,温建辉的大棚有70%~80%的塑料膜被一阵大风撕开。3月份大棚外的气温还不高,种在大棚里的毛豆失去大棚的保温作用后,产量大幅减少。这一次风灾让温建辉每个大棚损失五六百元。除了自然灾害,有的风险还来自市场。前年,温建辉种了四五十个大棚的韩国萝卜,长势喜人。但萝卜上市时市场行情跌入低谷,往年至少卖1.5元一公斤的萝卜,温建辉0.2元一公斤处理掉。
吃一堑长一智。温建辉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要做好农业,必须在设施栽培和品种更新上下工夫。“有了设施农业,可以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还可以提早上市,错开市场竞争。”比如决定种什么品种前,他总会去市场调查种子的销量,如果某种蔬菜种子销量大,他就坚决不种该品种。“种子卖出去多,说明种的人多,你再跟着种必死无疑。”
温建辉不仅自己先尝试,还手把手地教给村民。这些新奇瓜果,产量高,价格好,不少农民效仿种植。一旦碰到技术难题,温建辉就在田头帮助一一解决。
虽然不愿透露具体的收入情况,但温建辉底气十足地说:“种田种得好,收入绝对不会比公务员低。”如今温建辉已经收回了3年前创业时的几十万元投资,还清了银行贷款,他的农场也先后被评为“兰溪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金华市青年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记者 吴振荣 陆旭升/文 傅俊/摄)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