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村官事迹
研究生村官驻村两年为万庄留下两笔财富
时间:2013-03-11 00:00:00来源:中国农资供销网作者:方同

  张兆斌(右)在基地里指导村民如何种芹菜

  近日,济南市首次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部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4名“80后”大学生村官首获提名,长清区归德镇万庄村团支部书记张兆斌就是其中的一位。21日,记者走近这位刚入而立之年的村官,倾听了他在村里的那些酸甜苦辣。

  研究生当村官父母很不理解

  21日,记者在归德镇见到了张兆斌。两年的村官生活,让他黑了不少,但言谈举止之中也多了些成熟。

  “我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在农村长大,大学里学的也是园艺学和果树学等,农村是最适合我工作的舞台。”张兆斌说。

  其实,在2009年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时,张兆斌面临着多种选择。后来,是导师的一席话,让他最终选择了村官。“导师对我说,虽然在学校里经常做果树、园艺的实验和课题,但我最欠缺的还是对于农民的了解。对于果树学专业学生来说,农村是最好的就业舞台,农民是最好的朋友。”

  张兆斌选择了村官,却惹恼了自己的父母。张兆斌的父亲张光富说,他们两口子在农村折腾了一辈子,再也不想让孩子回到农村了。“我们希望他留在城市里,哪怕工作一般、租个房子,我们也不希望他回来。”

  但是父母最终没有拗过倔强的张兆斌,在父母的不解和劝说中,他正式当起了万庄村的村官。

  一个商标一个网站万庄蔬菜火了

  “卖菜难”是当前不少地方的普遍现象,但如今归德镇万庄特色品牌蔬菜却销售得红红火火,每天输出各种蔬菜1万斤左右。

  但在2009年张兆斌初当村官时,基地种植的蔬菜远没有这么受欢迎。“原来基地的蔬菜缺乏宣传,尽管蔬菜的品质很好,外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万庄村党支部书记万克敏说,自从张兆斌来到村里后,基地的宣传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看着这两年的菜价忽高忽低,如果一味地种菜卖菜,而不注重品牌的树立,基地永远发展不起来。”张兆斌说,为此,他在镇、村的支持下,申请创立了“万鲁牌”商标,还被评为了济南市著名商标。

  创立了商标,树立了品牌,但是每年种植哪些蔬菜,张兆斌心里没了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能不能在网上了解市场行情呢?”

  有了这一想法后,张兆斌就开始关注中国蔬菜网和中国农业网,每天都会去这两个网站上看看,并注册了交易室。通过网站上的交易行情,万庄村每年都会改变自己所种蔬菜的品种和面积。

  尝到了甜头的张兆斌,又开始琢磨着创建自己的网站,希望通过网站让更多人了解基地的蔬菜。为此,在2010年底,万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网站正式上线了,在这里有关于基地各种蔬菜的介绍等,可以让市民对基地有更直观的感受。

  村民张全介绍说,自从有了“万鲁牌”商标和基地的网站,来基地的客户是越来越多。“现在我在基地打工,算上打工收入、土地租金和分红,每年收入一万多元,我非常知足。”

  做好今后规划难舍“第二故乡”

  得知张兆斌有可能要去镇上任职的消息,村民们舍不得,万克敏更是舍不得。在万克敏的指导下,张兆斌对于万庄村蔬菜基地的下一步发展做了规划。“下一步基地除了种植蔬菜外,还会增加林果种植、观赏蔬菜等项目,这样的话,可以扩大基地的经营项目。比如我们会种上苹果、樱桃、蓝莓等,吸引市民来采摘,搞观光农业等。”张兆斌介绍说。

  蔬菜基地壮大了,村里的其他方面也不能落后。据了解,万庄村下一步打算在村里建设一个占地10亩的老年公寓,包括老年活动中心。同时,为了让农村孩子能更好地学习外语,张兆斌还从山东交通学院请来了大学生,定期指导村里小学生的英语。

  “无论如何,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只要能让村民受益,我一定会像原来一样做好,这点毫不含糊。”张兆斌说。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